他們的感覺,就像一片一年未雨的干涸土地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
而此刻,沈念自然也知曉了民間書生的反應。
他很平靜。
他覺得此次百家議政,不但不會生亂,而且還有助于新政的施行。
除了天下民心外,他還有一個倚仗。
海剛峰在八月底就要抵達京師了。
他是一位堅定的忠君愛國之士,是當下官風私德最正之人,若他能參與,必然能讓這場百家議政變得更加精彩。
……
八月初六,近午時。
文華殿內。
小萬歷坐在御座之上,看向下方一臉為難的吏部尚書張瀚。
“張尚書,沈編修連上兩道良策,怎么就不能特例擢升為侍讀或侍講?”
“陛下,編修是正七品,侍講與侍讀皆為正六品,連跳兩級,即使政績特別優秀,但沈編修的入仕年份不夠,更何況他不久前才擢升過,也過于年輕……”
“擢升過快,有礙其成長,恐怕三位閣老也不會同意。”
“此外,若沈編修擔任侍讀或侍講,三年后可擢升為從五品的侍讀學士或侍講學士,依照慣例,侍讀學士或侍講學士是六部左右侍郎的兼職,沈編修實在太過年輕,總不能三十歲就擔任正三品大員吧!”
“怎么不能?元輔早已說過,官員選拔,只重能力,不重資歷!”
小萬歷摸了摸鼻子。
“那……那……你覺得該如何擢升?”
張瀚想了想,道:“擢升修撰亦不合適,可以翰林編修之職,兼任詹事府左贊善,領從六品的俸祿。”
“可以,你向內閣匯稟吧,別忘了將朕欲擢升其為侍講或侍讀的想法,也告知元輔!”小萬歷笑著說道。
“臣遵命!”
張瀚突然意識到此乃小皇帝的以退為進之策。
他知曉當下令沈念擢升較為困難,故而先提出令其越級擢升,然后使得內閣更易同意沈念擢升一級。
一個皇帝,為了一個七品官員的擢升與吏部尚書斗智斗勇,也是前所未見了。
……
大半個時辰后,內閣值房。
張瀚草擬了一份沈念的擢升文書,親自呈遞到張居正的面前。
張居正看過之后,笑著道:“準!”
“閣老,沈編修剛擢升不久,而今再升一級,恐怕……恐怕會引得其他官員有怨言!”
張居正胸膛一挺。
“告訴那些有怨言的官員,誰若能像沈子珩這般,提出安民策或百家論學不如百家議政這樣的策略,并能闡明緣由,使得朝廷愿意實施,官升兩級!”
聽到此話,張瀚頓時樂了。
皇帝寵,閣老寵。
這位二十六歲的朝堂新秀在三十歲前成為正三品的侍郎,還真有極大可能。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