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強果斷搖頭,道:“不行,你們兩個可以不參與議政,但子珩必須參與。”
隨即,馬自強看向面帶疑惑的沈念。
“子珩,張閣老命我今日定下百家議政主持官的人選,你覺得他們兩個誰合適?你認為誰合適,老夫便用誰!”
這一刻,沈念才明白原來三人在討論百家議政主持官的人選。
所謂主持官。
類似朝廷舉行祭祀時的贊禮官,主要任務是主導百家議政的進程,保障議政高效有序進行,且能迅速解決突發的意外情況。
此職位,自然是從翰林院、國子監、都察院這些通曉朝政的衙門官員里選拔。
并且對體力、心力要求較高。
像馬自強這種六十四歲的高齡官員,體力顯然不能勝任。
沈念想了想,覺得當下四十三歲的王錫爵與四十二歲的申時行皆適合擔當此職。
但他看二人似乎都不太情愿。
王錫爵見沈念猶豫,胸膛一挺,開口道:“子珩,吾乃國子監祭酒,官學主官,理應參與議政,怎能擔任主持官?”
申時行抬起下巴,道:“國子監能代表官學,但不能代表新政,此次是議政而非論學,我已經準備好了議政之言,怎能去擔任平衡雙方的主持官?”
二人都想議政,而不愿主持。
“子珩,你選誰?”馬自強問道。
沈念想了想,道:“下官以為,申侍講更合適。”
“為何?”申時行瞪眼看向沈念,他乃沈念的直管上官,沒想到沈念會選他。
“主持官需要一個性格沉穩脾氣好的官員,這點兒,申侍講遠遠強于王祭酒。”
聽到此話。
王錫爵笑著道:“聽到沒,連子珩都知你擅于和稀泥,至于議政,有張閣老、馬學士、海僉院、還有我與子珩,不是缺你不行,你將準備的議政之言交給我是一樣的。”
沈念無奈一笑。
王錫爵與他表達的意思一樣,但“和稀泥”這個詞卻要難聽多了。
二人關系太好,故而說話總是很刻薄。
沈念連忙補充道:“申侍講,主持官雖不參與議政,但卻能把控議政方向,令天下名士皆知您的公允無私。所有京朝官中,唯有您最適合擔當此職!”
聽到沈念此話,申時行的臉色才變得好了一些。
他見馬自強正在瞪他,當即不再托大,拱手道:“馬學士,下官愿意擔任主持官。”
聽到此話,馬自強的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
九月初六,距離重陽百家議政還剩下三日。
京師內突然變得安靜下來。
酒樓茶肆、街頭巷尾,都見不到讀書人吐沫橫飛的論辯場景。
大家都認真了!
詣闕者們在屋內完善著自己的言論,其他人則也都撰述議政之策,交給支持的詣闕者。
絕大多數人。
或盼著民間書院解禁,或盼著生員可以議政,或盼著自己的政治主張能被朝廷看中,或盼著大明天下能夠變個模樣。
有癲狂的,有偏執的,有過于理想的,有過于消極的,有充滿任俠之氣的……
但他們其實都是想為大明做些事情,完成自己治世濟時的人生抱負。
此次百家議政的目的。
就是消除官學與民學的隔閡,取長補短,將天下讀書人團結起來,讓新政變成一場官民共治的改革運動。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