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巡視山西,他也將全程陪同。
“海僉院,下官是吏科給事中姚斌,近日也整理了許多關于山西晉官、晉商情況的文書,稍后能否與您商討一下。”
海瑞打量著姚斌道:“敢于彈劾當朝閣臣與刑部尚書且非風聞言事,好樣的,午后便來找老夫吧!”
“下官遵命!”姚斌重重拱手。
這一刻,姚斌仰臉望天。
突然覺得京師這幾日一直都灰蒙蒙的天空是那么湛藍剔透,白云如絮似雪。
而他,精神充沛,斗志滿滿。
……
翌日清晨。
翰林院公布了百家議政的三百名詣闕者名單以及一千名旁聽者名單。
這兩個名單皆是根據各個學說門派自薦后,翰林院依據議政之策的內容類別,遴選出來的。
沒有偏向或打壓任何人。
甚至給了所有有影響力的異端學說代表人物發言的機會。
盡可能地讓所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文人士子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
此外。
有不滿詣闕者名單或旁聽者名單者,可持自己的議政之策,前往翰林院申訴。
朝廷這番“尊重所有學說,尊重所有人言論自由”的做法,獲得了許多書生士子的贊頌。
這在大明朝還從未發生過!
民間的書生士子們也都知曉,這可能是唯一一次向朝廷表達不滿或獻言獻策的機會。
待百家議政結束后。
朝廷還會不會接著封禁書院,會不會接著禁止生員言政,全看此次議政的結果。
與此同時。
朝廷的議政官們也都在準備各自的說辭。
此時,最忙碌的不是議政官們。
而是戶部。
因為議政官們都知曉要想將那些飄在云端的“國之良策”踩在地上,靠三寸不爛之舌不行,必須依靠翔實的數據與實例。
這導致,戶部一眾官員忙得幾乎都是日日通宵旦達。
……
午后,翰林院。
沈念拿著八月的起居注錄走向翰林學士馬自強的房間。
剛走到門口,就聽到馬自強憤怒的聲音從屋內傳出。
“不要向老夫講理由,一盞茶之內,你們商量出一個結果,不然老夫將你們兩個全彈劾了!”
沈念探頭一望。
便看到馬自強正朝著王錫爵與申時行發脾氣。
此刻的馬自強,臉黑的就像鍋底的灰,顯然是非常憤怒。
就在沈念準備稍后再來時,馬自強看到了沈念。
“子珩,你進來!”
沈念無奈,只得快步進屋,然后朝著三人分別拱手行禮。
這時。
申時行眼前一亮,道:“馬學士,要不令子珩任主持官吧?”
“下官也覺得甚好!”王錫爵立即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