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情激動,喃喃道:“朕是真想讓沈編修入閣啊!”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一旁的馮保連忙咳嗽起來。
頓時。
小萬歷才意識到李太后還在后面坐著。
李太后多次教導他,作為一國之君,金口玉言,必須一言九鼎,不可胡言亂語。
他說這種不著調的話,是要受到懲罰的。
小萬歷緊張起來。
他不愿在臨近黃昏時,再被罰抄兩篇大字。
李太后站起身,從后面走了出來。
“皇上,沈編修確實有過人之才,今日之國病論,實乃國士之言,皇上務必細細揣摩,多問多學!”
“母后所言極是。”小萬歷站起身來拱手。
當即,李太后便離開了,而小萬歷也長呼一口氣。
……
翌日一早。
京師小報的頭版頭條,全是沈念的《國病論》。
此論引起了書生士子們的熱烈討論。
曾經,許多人下意識地認為,只要不入仕途,朝廷興衰甚至改朝換代都與他們無關。
因為王朝更迭乃歷史鐵律,百姓依舊是百姓,底層依舊是底層。
但沈念的話語讓他們意識到,如果朝廷亡了,如果被北方的蒙古或海上的倭寇所取代。
可能他們連坐在茶樓酒肆里議政的資格都沒有。
可能他們會變成下等人,可能會被強令穿上怪異的衣服,換上怪異的發型,可能他們的子女都只能成為奴隸……
這篇《國病論》,給了無數人一個擁護大明朝廷的理由。
……
當日下午,百家議政繼續進行。
而此刻,何心隱、李贄、王世貞三人已不在詣闕者之列。
前兩人大概率是信念崩塌。
至于后者,不但得罪了張居正,還將皇帝逼得落淚,他感覺仕途已盡,直接返鄉去著史了。
剩下的詣闕者們都非常興奮。
議科舉文章,議土地兼并,議田賦商稅,議地方滑吏,議豪強之過,議邊境屯田,議士紳特權……
萬事皆可議。
雖然很多策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朝廷的態度非常誠懇,只要是為治天下,朝廷未來定然會出臺新策。
……
九月十五日,黃昏時分。
主持官申時行宣告為期七日的百家議政正式結束。
朝廷將會以最快的速度擬定出飭學新策,讓合乎新規的民間書院繼續運行,讓生員們在遵循某些規則的前提下,自由言政。
書生士子們無不歡欣雀躍。
因這次百家議政。
他們才真正了解了朝廷,了解了朝廷的困難,了解了朝廷內還是有很多想做實事、正在做實事的官員。
張居正等官員也都甚是欣喜,根本想不到此次議政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
原來對抗不同政見的最好方式,不是消滅他們,而是化敵為友。
這將使得新政更加順利。
當然,若新政之策中有害民之策。
官員們只說不做,言行不一,將還會遭到天下讀書人的痛罵。
百家議政后,最不高興的一類人。
應該就是那些靠著特權兼并土地,靠著官威貪墨民脂民膏,為人做事皆與天下百姓對著干的達官顯貴。
經由此事后,他們必將收斂,而朝廷也一定會尋一個恰當的時機對他們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