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張四維說完,便迅速離開了。
那名錦衣衛有些懵。
不知是該將此信交給海瑞,還是轉身交到宮內。
沈念笑著道:“海老,此信還是留著吧,沒準兒在山西還能派上用場呢!”
聽到此話,海瑞不再多言,朝著沈念道:“子珩,老夫走了,期待我們下次見面!”
“好,下次我請海老吃頓好的,海老萬萬不可再推遲了!”沈念說道,昨日沈念欲設宴給海瑞送行,卻被婉拒。
海瑞頓時笑了,篤定地說道:“行!吃你的飯,老夫心里踏實!”
當下。
能做東請海瑞吃飯,比請三大閣老吃頓飯都要難。
片刻后。
沈念望著遠去的馬車,喃喃道:“希望一切順利,山西對大明太關鍵了!”
……
九月二十日。
在官員們熬了數個通宵后,終于推出了飭學新策《飭學七十二條》。
此條例。
對民間私人講學與生員議政都有了詳細規定,也涉及對一些民間學說或肯定或封禁的說明。
比如:民間講學不準大肆宣揚無朝廷而自治的學說主張;不準游食無行、為博虛名的讀書人捏造謠言、空談廢業;不準以譏諷官員為業,尋奔競之門,走請托之路;建議生員以學業為重,可以言政,但不可亂言,有詆毀朝政之生員,訓誡嚴懲,造成惡劣影響者,剝奪功名……
《飭學七十二條》有松有嚴。
松在讓很多讀書人有了說話的機會,讓很多民間書院能再次教書育人,講學開課。
嚴在何心隱、李贄之流的言論將會被朝廷進一步打壓,很多沽名釣譽的書生狂士將不可能通過講學譏諷朝政,名利雙收。
京師的書生士子們,看過《飭學七十二條》后,大部分人都甚是興奮,高呼:皇上圣明。
朝廷此等讓步,已經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大多數人,還是想入仕途、建功業的。
與此同時。
今年各個地方鄉試的舉人榜單已陸續貼出,許多新晉舉子都甚是興奮,已開始準備來年春天的會試。
……
九月二十二日,近午時。
沈念從民間小報上看到一條消息:何心隱出家了。
何心隱看到《飭學七十二條》后,知曉他的“以朋友之論使得百姓自治”再難行得通,外加他與家鄉官衙主官的關系非常糟糕,講學已無望,當即在城西的普安寺,剃發出家。
當然,他還算不得真正的僧人。
唯有學習過佛教典籍、通過佛家考試,獲得度牒后,才能算作真正的僧人。
這對他,并不難。
至于李贄,則比何心隱樂觀許多。
他請辭未準,已答應接受吏部的任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沈念對二人的選擇還是有些意外的。
李贄比何心隱更加異端,但李贄仍選擇待在官場,何心隱則是一下子無欲無求,放下了執念。
何心隱出家,對朝廷而言,乃是好事。
他算得上是用行動證明海瑞與沈念所言是對的,而他堅持的主張,只適合少數人。
……
轉眼間,到了十月份。
天氣漸涼,落葉紛紛,京師朝堂一切如常。
沈念因《國病論》名聲大振,很多人甚至在私下都言說:沈念可能在四十歲之前便能入閣。
沈念仍秉持著不參加任何陌生人宴飲的習慣。
整日里,除了修史、撰寫起居注、籌備日講,翻閱奏疏,便是在家帶孩子。
日子過得充實忙碌,且很快樂。
……
十月初三,午后,翰林院,編修廳。
沈念坐在書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