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萬歷讓張廷去倒茶,暗含之意是:讓他離開一盞茶的功夫。
后者心領神會。
這時,小萬歷從奏疏中抽出一份文書,遞給了沈念。
“沈編修,你先看完,然后為朕拿出一個主意!”
“臣遵命!”沈念接過文書。
沈念本以為是小萬歷難以解決的政事,哪曾想打開一看,此文書竟是兩宮太后未加章印的誥諭。
誥諭所言之事是:為小萬歷選后。
“皇帝年及婚期,宜選賢淑,以為之配,特令禮部榜諭在京順天等八府,及南京、淮安、徐州……帶下官員民庶善良之家……擇其父母行止端慎,家法嚴整,女子年十四、十五,容貌端莊,德性純美……有司以禮令其父母親送赴京……”
沈念看完后,不由得面帶疑惑。
“為陛下選后,乃后宮之事,不知陛下要臣拿什么主意?”
小萬歷看向沈念。
“兩位母后選皇后,定然是選她們喜歡的,她們喜歡的,朕大概率不會喜歡,朕想要親自做主選后,不知沈編修可有良策?”
沈念面帶無奈,小萬歷儼然已將他當成身邊的張子房了。
遇事不決,便問沈子珩。
沈念想了想,問道:“陛下,不知您想找一個什么樣的皇后?”
“朕曾聽聞過太祖皇帝與孝慈高皇后(馬皇后)從布衣蔬食走到錦衣玉食的夫妻恩愛故事,也曾聽聞成祖皇帝與仁孝皇后(徐皇后)青梅竹馬、相知相愛的故事,朕……朕想找一個喜讀書、聰敏可愛,與朕能夠聊得來,關鍵是不會處處約束朕、管教朕的皇后。”
聽到最后一句,沈念才聽明白。
小萬歷是覺得李太后選皇后,定然會選一個“小李太后”。
這是剛獨居沒多久的小萬歷,絕對不能接受的。
外加他又看多了一些閑書,還正是春心萌動、向往愛情的年齡,故而產生了這樣一個要親自做主選皇后的想法。
大明祖訓:所有天子、親王后代、妃子和宮嬪,必須謹慎挑選良家女子。
發展到當下。
皇帝選皇后,一般都是從較為底層的官員或百姓家中挑選,以避免外戚專權的情況。
李太后、張居正以及滿朝文武,根本不在乎小萬歷喜不喜歡未來的皇后。
甚至更傾向,小萬歷不喜歡皇后。
因為小萬歷若沉迷后宮,沉迷美色,那儼然就是走了先帝的老路。
在他們眼里。
小萬歷娶皇后的最大意義是:立后之后,便能冊立多個嬪妃,便能為皇家增添子嗣。
至于愛情。
他們都是過來人,信神信鬼都不信這種玩意。
沈念想了想。
他并不打算為小萬歷想出一個“讓他親自選后”的計策。
也想不出。
當下的男女成親的規矩,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皇家更甚。
李太后定下誰就是誰,就連張居正都無法反駁,怎么可能令小萬歷親選親定!
并且。
沈念隱隱約約記得,李太后為小萬歷選擇了一位甚有賢德的好皇后。
隨即,沈念開了口。
“陛下,臣以為您不宜親自選后,也實在想不出使得您親自選后的計策。”
“首先,為陛下選后乃后宮太后之責,陛下與前廷之臣,都不應僭越。其次,即使是陛下親自挑選,恐怕也會被太后調教成她想要調教成的模樣。”
“陛下,您乃大明的君主,此番挑選皇后,乃是為國選后。”
“您須明白,皇后首先是您的臣,而后才是您的妻,她必須具有的是統攝后宮的能力,而不是喜讀書,不會約束管教您……”
“后宮不寧,前廷必亂,臣以為在挑選皇后這方面,兩位太后的眼光更好一些……”
“另外,臣建議,陛下應少看一些有關才子佳人的閑書了!”
在沈念心里,世上存在美好的愛情,比如他與顧月兒。
但皇帝不配擁有愛情,甚至不能擁有愛情。
他們擁有愛情。
有可能會對這個世界造成巨大傷害,比如:李隆基與楊貴妃。
“朕……朕真是萬事不自由啊!”小萬歷微微撇嘴,喃喃道:“讓朕再好好想一想吧!”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