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日,官員上衙已不再點卯。
除了負責籌備元日大朝會的禮部、鴻臚寺、太常寺等衙門還較為忙碌外,其余衙門官員都清閑了下來。
小萬歷的日講已停。
翰林院的修史館也已閉館,將在明年上元節假期后才會再度開館。
京朝官們的心情也都放松下來。
忙碌一年,官位仍在,考績尚可,沒被外放,沒被彈劾,已經是非常圓滿的一年了。
有的開始置辦年貨,有的開始應酬各種聚會,有的尋著這個機會納妾,有的開始籌劃元日的五日小長假與元宵的十日大長假要如何過,還有的甚至將元日假與元宵節拼成一個大長假,回家省親……
畢竟,這是一年之中,官員們最輕松愜意的一段長假,終于不用再顧慮考成了。
與此同時。
翰林院的官員們也開始聚餐。
沈念雖不愛聚餐,但翰林院的公宴,他還是逃不開的。
當日晚。
一眾翰林院修撰、編修、檢討在翰林院后廳齊聚,舉行年底公宴,吃喝閑聊。
眾人從遼東賑災聊到海瑞起復,從安民策聊到百家議政,從大明會典聊到科舉舞弊,最后聊到了夸贊沈念之上。
這一年。
整個翰林院,甚至于所有京朝官中,最出風頭的便是沈念。
誰都明白,依照沈念這么發展下去,日后必將入閣,甚至成為未來首輔。
沈念端起酒杯,說笑數句,便將自己的功績全掩,轉而道起其它事情。
只有他心里清楚。
自己的功勞不小,但得罪的人同樣也不少,僅僅是安民策與科舉增額,就讓他得罪無數地方官了!
一旦他犯了錯,必將有無數官員會彈劾他。
最后。
在禮部忙碌的翰林學士馬自強與當下代掌院事的翰林侍講學士申時行也來到了宴席,與沈念等人說笑一番后,直到深夜,方才各自離去。
……
臘月二十九日,午后。
內閣三大閣臣、六部的尚書或侍郎、都察院、宗人府、翰林院、通政使司、大理寺、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五城兵馬司等各個衙門的主官全部都來到了文華殿。
今日,要召開的乃是張居正提議的大明京朝官閉門會議。
所謂閉門會議。
就是不對外公開,不形成文字記載的機密會議。
要求各個衙門的主官暢所欲言,不講功,只講過,可以訴苦,可以告狀,可以言常朝所不能言,奏疏之不能寫。
簡而言之:朝廷想聽真話!
雖不用記注,但翰林院修撰王家屏與翰林院編修沈念還是被召了過去。
二人不用將閉門會議的內容記錄在起居注上,但需要將內容記錄在腦子中,以備小萬歷問詢。
召他們二人去,可見朝廷對他們的器重。
為使得氛圍輕松。
官員們皆坐于兩側,桌上擺放著茶水點心,各種吃食,儼然如百姓家中私宴一般。
片刻后,小萬歷來到眾官員面前。
在李太后的交待下,他先是對官員們一年的辛勞表示感謝,然后簡述了今年一年的新政成果,最后懇切地希望官員們能夠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