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眾官員還有些放不開。
但有了戶部尚書殷正茂與左都御史陳瓚兩個敢于直言的官員打樣兒后,官員們便圍繞各自的衙門之事暢所欲言起來。
有的道委屈,有的言瑣碎,有的道衙門與衙門之間的矛盾,有的道彼此間的一些誤解……
今日所言,都會在今日閉門會議上解決,不能完全解決的,內閣也會給出一個答復,且不找后賬。
……
轉眼間,便到了黃昏。
文華殿依舊是人聲鼎沸,大概率是要討論到晚上了。
與此同時。
宦官二十四衙門的管事也都集聚在司禮監召開內會。
馮保拿著科舉舞弊之事舉例,告誡所有宦官,不得做任何損污皇權之事。
當下,內廷雖有勢,但全依靠皇權,一旦悖于皇意,他們的下場將會非常凄慘。
馮保非常清楚,宦官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而此刻。
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府衙,一場盛大的宴席正在籌備中。
宴席主辦者。
乃是正四品的平陽府知府高凌岳與從五品的蒲州知州張奎。
二人邀請的是來到平陽府已近兩個月的都察院右僉事海瑞與吏科給事中姚斌。
平陽府,下轄六州(下轄16縣)十二縣。
其中的蒲州,便是王崇古家族與張四維家族的大本營。
海瑞抵達山西后,便直奔蒲州,然后居住在了驛館。
海瑞巡視山西與其它御史截然不同。
他基本不去地方衙門。
最開始的半個月,都在鄉下待著,有情況需要向地方衙門了解,便讓錦衣衛遞過去一個紙條,索要相關公文。
蒲州知州張奎想要拜訪他,都要跑到鄉下。
之后。
海瑞便開始頻繁地尋蒲州各個衙門的官員胥吏單獨問話。
商貿、水利、鹽政、田稅、教育等,無所不問。
每個人的口供都能寫上十余頁紙。
不到一個月,海瑞的住處便放置了八大竹筐的口供。
這讓平陽府知府高凌岳與蒲州知州張奎都有些慌。
因錦衣衛的存在。
二人根本不知道海瑞到底在查什么。
在海瑞到來前,張四維與王崇古都交待過:無懼查,視情況交出幾只替罪羊即可。
張家與王家都是靠鹽業發家,有官商勾結之情況乃是必然,不查出問題才有古怪,故而兩大家族早已經準備好了對策。
平陽府府衙,后廳。
蒲州知州張奎,一個約四十歲、身材修長偏瘦的中年,望著后面正在排練的戲子。
“高知府,咱們此番準備的宴席與戲班恐怕都不合儀制吧,萬一被海僉院彈劾,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