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小萬歷自登基以來,還從來未像今日這樣強硬。
沈念感受到下面的目光時,先是一愣,然后瞬間就明白了。
他也感覺剛才小萬歷所言很像自己的風格。
可能就是近朱者赤吧!
此刻,他沒法張口解釋,稱小萬歷之言非他草擬,與他沒有任何關系。
即使解釋,估計也沒有人信。
下面的眼神,讓沈念感覺到他們似乎在說:似乎只有你沈念是近臣,我們都是遠臣。
就在這時。
小萬歷看向張居正,問道:“元輔,您可有補充?”
往昔。
小萬歷遇事不決,問的都是:“元輔,您以為該如何做?”
這一刻。
小萬歷突然感覺自己已經學會如何當皇帝了。
這種感覺,讓他感覺肩上的擔子非常沉重,同時也覺得特別美好。
張居正大步走出,高聲道:“臣無異議,內閣將依照陛下所言,擬定條例!”
小萬歷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望向不遠處的財物堆,心中想著:將這些財物歸入內帑,完全可以讓大婚的預算再多一些。
就在這時,張居正又開口了。
“陛下,這些抄家之財,實乃民之膏血,國庫之失,臣建議將這些錢財,充入太倉銀庫,以備軍需。”
聽到此話,小萬歷眉頭微皺。
充入內帑的錢,是小萬歷的私財;而充入國庫的錢,則是朝廷的錢。
二者相差大著呢!
但張居正所言有理,小萬歷再次笑著說出了那句習慣說出的話:“元輔所言有理,就依元輔所言去做。”
隨即,便退朝了。
官員們離開皇極門后,便朝著各自的衙門奔去。
小皇帝今日為文武百官上了一課,課罷,大家自然是要撰寫罪己奏疏的,包括沈念在內。
不到午時,一道道官員的罪己奏疏便送到了文華殿。
人人稱錯,人人稱受教。
……
入夜,蘇宅。
沈念向父親沈堯山與岳父顧東易講述了今日常朝發生之事。
小萬歷能如此霸氣,他父親與岳父可謂是居功至偉。
翌日一大早。
沈堯山與顧東易便非常低調地帶著商隊,離開京師,奔向了北方。
二人并未讓沈念相送。
他們不想讓別人知曉沈念與他們的關系。
他們踐行著那句“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名言。
與沈念一樣。
只是想著要為大明做些什么,為大明的百姓做些什么。
至于那封小萬歷的親筆書信,則是被二人貼身保存著,那是沈家與顧家的護身符。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