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近午時。
山西巡撫方逢時來到了大同府府衙,當即便命大同府知府林喬喚海瑞來見他。
方逢時,湖廣嘉魚人。
嘉靖二十年進士,今年五十六歲,比海瑞小八歲。
他支持張居正新政,主張與蒙古人講和,同時加筑長城,防止蒙古騎兵南下。
在山西,官聲尚可。
算得上一位落實朝廷政策非常到位的地方巡撫。
與山西總督王崇古配合得非常默契。
他的最大愛好是寫詩,日常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駐足吟誦詩文。
故而,身上有一抹文人的清高與爛漫氣質。
……
半個時辰后。
大同府知府林喬出現在方逢時的面前。
“方撫臺,實在不湊巧,海僉院昨日一早便前往應州巡察商貿民情了,驛站內留守的吏部給事中姚斌稱,他五日后方能回來,另外……”
還不待林喬說完。
方逢時便皺眉道:“五日?應州距離大同府不過百余里,他即使坐著驢車,兩日也能趕回來,老夫后日午后便要離開大同,你速速命人告訴他,令他立即往回趕!”
林喬遲疑了一下。
“方撫臺,另外……另外……海僉院還有交待,他稱,若您……您來到大同府且有急事尋他,可將事情交待給吏部給事中姚斌,下官已將吏部給事中姚斌帶來了,此刻就在前廳,要不要下官將他帶來?”
“本官與一個小小的給事中有什么好言的?”方逢時面帶慍怒,想了想后,道:“罷了,將他帶進來,本官命他去將海瑞帶回來!”
方逢時對海瑞猜測到他有可能來到大同府,并不感到驚訝。
海瑞的十五竹筐文書,令整個山西官場的官員都又驚又怕。
他這個節制山西三司(山西布政使司、山西按察使司、山西都指揮使司)的主官,自然會尋海瑞了解一些情況。
“下官遵命!”
林喬拱手,然后快步走了出去。
……
片刻后。
林喬將吏科給事中姚斌帶到了后廳。
“下官吏科給事中姚斌,參見方撫臺!”姚斌拱手道。
方逢時望了姚斌一眼,用一道不可置疑的語氣說道:“姚給事,本官命你速速前往應州,將海僉院接回來,后日午時前,本官必須要見到他!”
姚斌再次拱手。
“稟方撫臺,海僉院巡察應州,任務繁重,預計五日后方能歸來。”
方逢時眼睛一瞪。
“本官的意思是,讓他暫停巡察應州,先回來見本官,你是聽不懂嗎?若海僉院舍不得用朝廷的驛乘,本官自掏腰包租賃馬車去接他!”
海瑞從京師來到山西,無侍從服侍,不參與宴飲,衣食住行皆從儉,令山西百姓大為稱贊。
然這也無疑打了許多出行陣仗較為豪奢的地方官員的臉。
方逢時甚不喜海瑞這種“依靠儉約,博取直名”的行事作風。
聽到此話。
姚斌再次拱手回答道:“方撫臺,海僉事恐不會暫停巡察應州,回返大同府。”
“大膽,是見方撫臺重要還是巡察應州重要?哪有下官令上官等待之道理,海僉事若不速歸,本官立即便寫奏疏彈劾他!”林喬朝著姚斌怒斥道。
姚斌絲毫不懼,挺起胸膛,直視大同府知府林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