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清晨。
海瑞繼續在山西大同府應州巡察。
山西巡撫方逢時則是一夜未眠,思索許久后,還是將與海瑞的對話內容撰寫成文,命人送往了身在邊軍軍營的山西總督王崇古。
這一刻。
方逢時已理解海瑞為何想要扳倒張四維與王崇古。
若此二人一直身居高位,張、王兩大家族便會在山西持續瘋狂擴張。
依照目前的形勢來看。
張、王兩大家族與蒙古人的互市越來越緊密,已稱得上是:利害一致。
一些山西商人為謀巨利,向蒙古人走私糧食、鐵器等違禁品。
方逢時是有所耳聞的。
但他并不知是否有張、王兩大家族的參與。
若有一日,大明與蒙古發生戰事,兩大家族沒準兒會投靠外敵。
畢竟,在一些商人眼里,利益高于一切。
若改朝換代對他們有利,他們沒準兒就會有賣國行徑。
但這只是一種可能。
目前,方逢時還是更相信:山西商貿離不開張、王兩大家族,朝廷不可能在無大罪的情況下重懲張四維與王崇古。
他主張活在當下,只愿山西在他任職期間是穩定的。
所以。
他賭海瑞不可能如愿,賭朝廷最后的態度一定是:雷聲大,雨點小,不可能打壓張四維與王崇古。
……
二月初八,近午時。
京師大明門東,禮部衙門內,正在進行一場會試考官宴。
待眾會考官與執事官吃罷小萬歷所賞賜的這頓宴席,便要入住到貢院。
會試三場,共計九日。
首場考試定在二月十五日,最后一場考試結束為二月二十三日,而沈念等人閱卷完畢方能出貢院,到時定然是要到三月初了。
接下來,一眾會考官既要出題,又要閱題,將會非常忙碌。
宴席過半。
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會試主考官馬自強從最前方的位置上站起身。
其端起酒杯,環顧四周,周圍立馬安靜了下來。
這種架勢,自然是馬自強準備開口講話了。
馬自強輕捋胡須,道:“諸位,今早,本官得陛下召見,叮囑會試之事,陛下稱:會試諸務殷繁,尤其是批閱之事,考官們務必竭日夜之力遴選,非精粹者弗取。另外,陛下還交待了一番殿試之事,此次殿試,朝廷欲選拔一批實干之才,予以重用。”
“本官思索再三,為讓新科會試中試者,擁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殿試,欲將考官閱卷時間縮短至七日,諸位可有異議?”
依照慣例。
會試考官們的閱卷時間基本在十到十二天之間。
若按十日來算,本屆會試十七名同考官,每人需要日均閱卷八十份左右,日均閱題數可達四千余道。
任務量已非常重。
即使是沈念這種效率極高之人,也是要熬夜批閱的。
若再減少三日,恐怕每名同考官在子時之前都不可能回屋休息。
并且即使減少了時間,同考官們也不敢降低批閱的質量,閱卷有失,那將是大錯,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
考成法,已卷到了會試閱卷之上。
這時。
會試同考官、兵部職方司署郎中事員外郎吳與言高聲道:“馬學士,苦一苦考官,讓考生們有更多準備時間,在殿試上有更好的發揮,非常值得,七日之期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