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若不相信,下官立即就能將今年新測田畝的魚鱗冊(即土地登記冊)拿出來,所有的步弓也能拿出來交由您檢驗,如果您……您還不相信,大可去問詢鄉下的農人。”
“這個周夫子腦子有毛病,想要博取虛名,他完全是在胡說八道,上次他聚眾闖縣衙,那些闖衙的農人都覺得是被他騙了!”
……
目前。
吳清已將造假的步弓轉移到了其它地方,并假造了一本專門應付御史官檢查的魚鱗冊。
至于知曉內情的百姓,都被他訓得服服帖帖的。
絕不敢亂言。
巡案御史張簡若找不到證據,也不敢輕易寫奏疏彈劾他。
“取魚鱗冊,取步弓、步弓石!”張簡面色嚴肅地說道。
很快。
兩塊步弓石、十余個步弓,外加數冊魚鱗冊都出現在了張簡面前。
張簡即刻令手下的吏員檢查。
半個時辰后。
一名胥吏拱手道:“稟巡按,暫未發現任何問題。”
聽到此話,吳清不由得挺了挺胸膛。
對付巡案御史的檢查,他還是頗有心得的。
外加當下的周夫子已丟了半條命,說話的力氣都沒有,根本不足為慮。
張簡拿出一個步弓,看了看,又在步弓石上對照了一下,道:“這都是五尺的步弓?”
“少一寸,您可直接治下官的罪!”吳清尤為自信地說道。
張簡舉了舉步弓,道:“本官相信這些是五尺的步弓,不過本官在城南遞運所(運遞糧物之所)發現了一批似乎不太合乎規格的步弓,吳縣令要不要看一看?”
聽到“城南遞運所”五個字后,吳清的臉色驟然變了。
他正是將那些不合乎規格的步弓藏匿在了城南遞運所。
“拿進來!”
很快,兩名跟隨張簡的衙役,將兩個步弓拿到了吳清面前。
張簡乃是老牌御史。
與州府縣鄉官員斗智斗勇的經驗非常豐富。
他知曉,吳清一定會隱藏步弓,偽造魚鱗冊。
故而他昨日一大早便悄悄來到祥符縣,然后開始暗查。
在縣鄉之地,百事皆通曉的,不是縣官,而是縣里的胥吏與被胥吏使喚的游閑無賴。
這些人,以錢為爹。
只要錢給到位,他們可以道出他們知曉的任何人的秘密。
張簡不費吹灰之力,便打聽到了假步弓存放的地方,并在半個時辰前,將那里一掃而空。
吳清接過步弓,在步弓石上測量了一番后,道:“這……這似乎是五尺五的步弓,這……這……不是祥符縣所造,不是祥符縣所造!”
吳清的情緒變得激動起來。
“到底是誰造的,不是你說了算,等本官的調查吧!”
說罷,張簡便大步朝著外面走去。
作為巡按御史,遇到此類涉及新政之大事,張簡需在調查清楚后,奏請皇帝裁決。
當下,他并沒有罷免或將吳清抓入大牢的權利。
他還需要調查開封府的其它官員有沒有參與此事。
巡按御史彈劾官員,雖可以風聞奏事,但若涉及誣陷,也會被重懲的。
特別是此類關乎新政之事。
當日,張簡便在祥符縣縣學設立行臺(臨時衙門),告知百姓有任何冤屈都可上告。
此乃巡按御史的職責范疇,然百姓卻都不敢言。
而吳清也已寫信向上面求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