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沈念為人處世的原則。
他親送張鯨,乃是感激張鯨善意提醒他。
雖然張鯨在內廷的名聲并不算多好,但從未對沈念使過壞。
沈念親送他出門,也是向他表明,沈念的禮數,日后張鯨若是被別人冤枉,沈念定會替他說話。
這就是沈念。
要常例錢,一文都沒有,但若真心待他,他便真心待人。
沈念自入仕以來,對任何人都沒有彰顯過士大夫官員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在他眼里,人人平等,別人對他真,他便對別人也真。
大半個時辰后。
沈念先是去翰林院翻閱了一番近日來關于河南丈田的相關文書,然后奔向文華殿。
……
文華殿內。
小萬歷坐在御座前批閱奏疏,張鯨站于一側伺候。
往昔,小萬歷下午基本都是練大字、復習日講課的內容。
但近日,馮保有錯被懲。
小萬歷批閱奏疏便認真了一些,而不是看一眼便丟給馮保批紅。
一旁。
沈念正在巡按河南的御史張簡呈遞上來的奏疏。
當他看到張居正寫下的票擬,即“遣返周夫子,派遣廠衛赴河南與巡按御史張簡聯查假步弓之事”后,頓時明白小萬歷想要做什么。
當下的小萬歷。
對親政很向往,且心中有成為堯舜之志,他必然想親自為這位一身正氣的周夫子主持公道。
沈念開口道:“陛下可是想要駁內閣票擬,見一見這位周夫子?”
“知朕者,沈編修也,朕正是這個想法!”
“不過,朕不知該如何開口,如何能令元輔聽朕的。若直接駁斥元輔,元輔可能不悅,甚至還會駁斥朕。”
“另外,此事涉及太祖之《太誥》,朕知曉當下朝事已不能隨《太誥》之法,但是周夫子此行為,令朕甚是感動,朕若將其遣返,心有不安。”
沈念對小萬歷心系百姓,甚是欣慰。
他緩了緩道:“陛下,您若直接駁斥張閣老的票擬,張閣老恐怕不會駁斥,而會直接請辭!”
“什么?有這么嚴重嗎?”
小萬歷瞬間站起身來,當下的大明,完全離不開張居正。
沈念朝前走了一步。
“陛下,臣篤定此票擬,非張閣老一人之意見,乃是三位閣老商議后,共同擬下的,因為此事涉及新政,涉及全國丈量田畝之要事。”
“三位閣老建議遣返周夫子,緣由有三。
“其一,此舉是對《大誥》之法用于今的反對,當下若復興《大誥》,我大明官場可能會……會哀鴻遍野,詔獄之中全是官身。”
小萬歷認可地點了點頭。
《大誥》雖是祖制,明面上不能言將其廢棄,但復興《大誥》之法卻是萬萬不可能的。
周夫子“綁縛惡吏進京告狀”實乃復興《大誥》的導火索,朝廷自然不能允許當下的官場出現如此巨大的動蕩,故而對周夫子此舉,絕對不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