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
李太后從外面走了過來,后面除了跟著兩名侍女,馮保也在一旁。
“孩兒向母后問安!”小萬歷連忙行禮道。
李太后點了點頭,朝著一旁輕輕擺手,殿內就剩下小萬歷、李太后與馮保三人。
就在小萬歷疑惑之際。
李太后說道:“皇上,稍后拆卷,能否將張閣老與呂閣老家公子的名次提一提。二人若在三甲,至少提到二甲前十名,若在二甲,張閣老家的二公子可提到一甲,可以不是狀元,但成為榜眼與探花還是可以的。如此,方能體現皇恩浩蕩!”
李太后非常注重人情世故。
她知當下大明呈現蒸蒸日上之態的緣由,是有張居正與呂調陽坐鎮內閣,故而想令小萬歷以此為恩惠,使得二人感恩。
另外,上屆科舉,張家大公子名落孫山,張居正是非常惱怒的。
若張家在此屆能出個一甲,張居正絕對感念皇恩,會更加努力地處理政事。
小萬歷微微皺眉。
“母后,若放在往昔,朕必依母后之言。”
“然本屆科舉出了尸諫之事,影響甚大。朕若這樣做,恐怕……恐怕會使得天下讀書人質疑科舉之公正,另外,此二人已有了進士身份,日后能走到哪一步,還需看為官后的政績,將他們放在前列,并非好事,還會使得兩位閣老背負罵名。”
“元輔與呂閣老已不止一次暗示朕,不能因他們而對他們的兒子徇私,朕還是不宜在科舉上動手腳,以后多多照顧他們就是了!”
小萬歷語氣非常柔和地否決了李太后的建議。
李太后張嘴欲言,但竟不知如何反駁,當即道:“好,那皇上便看著辦吧!”
聽到此話,小萬歷甚是開心。
在政事上,他已能獨擋一面,完全不會對李太后言聽計從。
李太后接著說道:“后日,三百名適齡女孩便會進宮,在宮內生活一個月,觀察她們言行舉止,交給馮保的手下人就是,皇上無須親自查看。”
待觀察一月行為舉止,淘汰一批女孩后,便該由兩宮太后挑選合適人選了。
“孩兒明白!”小萬歷拱手道。
當下,李太后若不依靠張居正,根本管不了前朝政事。
因為小萬歷總能有理有據地反駁他。
不過,小萬歷的生活之事,還全是她說了算,她是在提醒小萬歷,不可私自去見這些女孩。
一些女孩為了成為妃嬪,無所不用其極。
若碰到小萬歷,她們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鉆到小萬歷的懷里,一旦二人干柴烈火,發生了關系,皇家就丟人了。
故而,李太后不得不提醒小萬歷。
待小萬歷冊封了皇后,宮內女娥才是他隨便挑隨便臨幸的時候。
……
片刻后,小萬歷來到了文華殿。
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三名讀卷官已將四百八十份試卷依照成績高低排列整齊地放在御案上。
隨后,馮保開始拆卷。
這些殿試試卷,小萬歷全都閱過。
此刻,他擁有著一甲三名的決定權,可對當下名次進行調換。
馮保身后的兩名小宦官,熟練地將一甲、二甲、三甲的姓名、籍貫,寫在紙上。
不多時,便撰寫完畢。
小萬歷望著此名單,大致掃了一眼,將其放在一旁。
然后先看了看一甲前三名的殿試文章,又看了看后面二甲前十名的殿試文章,沉吟片刻后,道:“便如此吧!”
當即。
一旁的制敕房官將一甲、二甲、三甲的姓名與貫籍,分別寫在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皇榜上。
馮保與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在一旁認真檢查。
保證無一字有錯漏。
之后,等候的尚寶司官員在小萬歷的授意下開始在皇榜上加蓋皇帝印寶。
如此,本屆的科舉皇榜便正式誕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