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日,入夜。
張四維宅邸,書房內。
張四維坐在一張篆刻著云紋浮雕的紫檀官帽椅上,拆開了其三弟張四教命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書信。
書信內。
夾帶著他們抄錄的海瑞命吏科給事中姚斌送至京師的奏疏。
張四維看完后,面帶疑惑,喃喃道:“章法嚴整、邏輯如刀,事事都有《大明律》為依托,確為海瑞的言事風格,不過……不過……此奏疏的破壞性,遠比老夫想象中要弱,根本不足以毀掉我張家與王家,更無法撼動老夫在朝堂的地位!”
“看來,海瑞是老了,或是想明白了,攻擊我張家與王家,山西就完了,山西的百姓就遭殃了!”張四維輕捋胡須,將書信放在桌子上。
此奏疏名為:《晉省官商失序疏》。
海瑞匯稟了山西境內所發生的一系列官員貪贓枉法、盜賣勘合公文、張王兩大家族壟斷河東、長蘆鹽引等罪行。
若奏疏內容全為事實。
山西境內將會有上百名官員、胥吏被罷黜,甚至流放、斬首。
同時。
王崇古家族、張四維家族也將會有至少三十名經商者被重懲。
此懲罰看似很重。
其實全在張四維的意料之中,且他早已尋好了背鍋之人。
這樣的懲罰。
就像從一棵枝葉繁茂的參天巨樹上砍掉一些枝枝蔓蔓,根本不會影響張、王兩大家族在山西的地位。
信中。
張四教還甚是自信地稱:即使張、王兩家犯下大錯,朝廷也不敢重懲,因為一旦張、王兩家要倒了,山西境內,將盡是流民乞丐。
他這股自信。
來源于山西近乎七成的底層百姓都靠張、王兩大家族養活著。
這一刻。
張四維長呼一口氣,開始思索應對此奏疏之策。
待奏疏呈遞到小萬歷面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假意呈遞請辭奏疏。
他篤定小萬歷不會因這道奏疏而免他的官職,因為內閣還有一堆事情等著他去做呢!
緊接著。
他便令張氏族人全面配合朝廷調查,然后將提前準備好的“替罪羊”推出去。
待查清罪名,他將率先上奏主張對張家人進行重懲重罰。
本應杖責四十、罰俸一年的,他主張杖責八十,罰俸三年;本只是徒一年的,他主張至少流兩千里。
如此。
他還能博得一個“秉公滅私,不阿親故”的好名頭。
待海瑞歸朝。
山西還是原來的山西,還是張、王兩家所控制的山西。
張四維越想,心情越輕松。
只要將這道坎邁過去,接下來便無人再會針對山西,而他只需等待呂調陽致仕,就能成為次輔。
到那時。
他的地位將更加穩固,張、王兩大家族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
……
翌日,近午時。
吏科給事中姚斌與兩名錦衣衛風塵仆仆,回到了京師。
姚斌換上官服,直奔禁中。
通稟過后,他將懷中的奏疏呈遞給了當值宦官張鯨,并請求當面向小萬歷匯稟山西之事。
張鯨知曉此事甚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