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禮后兵,和解為上。
張居正選擇這種“柔中帶剛”的做法,正是充分考慮了張、王兩大家族在山西的影響與張四維、王崇古二人在朝堂的影響。
能私下達成和解,要比造成山西內亂強多了。
小萬歷認可地點了點頭。
國家大事不是打打殺殺,不是除掉兩位高官,便能徹底解決問題的。
而是要考慮朝廷的利益,考慮大多數百姓的利益。
張四維與王崇古并沒有大錯,是他們家族所處的位置錯了,是他們家族過于貪婪了!
此時兩大家族若聽話,懸崖勒馬,朝廷便不會讓“血流成河”的事情發生。
“朕無異議,可依元輔所言去辦。”
說罷,小萬歷看向沈念,張居正也看向沈念。
一旁,姚斌與宦官張鯨有何想法,小萬歷與張居正根本不在意。
但他們在意沈念的想法。
沈念連忙拱手道:“臣亦無異議。”
沈念是贊同張居正這一套“先禮后兵”之策的。
當下之事,已變成了一個見招拆招之事。
最壞的結果無外乎就是以山西動亂為代價,暴力清除張、王兩大家族的勢力。
目前。
張居正敢于這樣做,小萬歷也敢于答應這樣做。
這正是沈念樂于看到的。
張居正接著道:“此事暫時保密,稍后,我會告訴呂閣老,與其一起謀劃此事,也會告知張部堂,與其提前商議篩選派遣至山西的新官員,至于其他人,皆無須知曉。”
“馬學士(馬自強)便不要告知了,他雖與張四維關系不睦,但畢竟是姻親,此事理應回避!”
“是!”沈念、姚斌、張鯨三人齊齊拱手。
……
大半個時辰后。
海瑞的《晉省官商失序疏》經由六科衙門和通政使司的抄錄分發,漸漸傳到了京師各個衙門。
在諸多官員眼里。
此奏疏反饋的內容已相當驚人,也基本符合他們對海瑞的期待。
這樣的奏疏,足以讓山西官場與商界發生一次大地震了。
一些想要看張四維、王崇古倒霉的官員有些失望。
此奏疏足以使得張、王兩大家族斷臂,但對張四維與王崇古而言,不過是擦傷而已。
饒是如此。
一些官員還不忘火上澆油,上奏彈劾張四維或王崇古。
而一些與張四維、王崇古走得較近,靠著二人才有今日地位的官員則是長呼一口氣。
張、王二人的官場地位越穩固,他們的官場地位才會越穩固。
當下的朝堂,有七成以上的京師官員都認為,張居正之后的首輔,定是張四維。
故而,很多官員為了前途,都不愿得罪張四維。
……
此奏疏的內容很快就傳到了民間街頭。
書生士子們對海瑞是崇拜的,是幾乎盲目崇拜的,對海瑞這樣一份足以能懲罰上百名官員奏疏更是興奮不已。
在他們沒看到《官商蠹國疏》之前。
以為山西官商勾結的情況最壞也就是《晉省官商失序疏》里面所撰寫的那個模樣了。
幾乎一夜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