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
王崇古看似面色平靜,其實心中已掀起一道道驚濤駭浪。
他沒想到海瑞竟有后招。
沒想到海瑞竟能查出張、王兩家如此多觸犯法令之事。
若依此奏疏所言。
張、王兩大家族將有上千人遭殃,數百人的腦袋都有可能落地。
甚至。
他的叔伯兄弟、張四維的叔伯兄弟,都會有牢獄之災。
尤其是海瑞那一句。
“晉非大明之晉,而是張、王之晉;張、王非大明之張、王,實乃蒙古、女真之張王。”
這句話等同于:王崇古家族、張四維家族,有造反嫌疑。
這是王崇古絕對不能接受的!
這個罪名扣在腦袋上,張四維家族與王崇古家族便全完了。
“這……這……這……是海瑞的奏疏?這……這……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我……我王家怎會侵占軍餉良田,怎會勒索藩屬財物,又怎可能走私糧鐵于蒙古、女真!”
由于奏疏中列舉的罪名太多。
王崇古便揀這些最致命的罪名進行反駁。
張居正語氣平淡地說道:“王部堂莫急,朝廷已命人去查了!”
聽到此話,王崇古的心臟砰砰直跳。
他頓時明白為何海瑞呈遞了兩份奏疏,為何朝廷召自己歸京,為何張四維假意請辭被免職在家。
原來是為了更好地搜集罪證。
接下來,朝廷會搜查出什么罪證,他完全沒譜兒。
此奏疏所言是真是假,有無依據,王崇古的心里如明鏡一般。
但絕對不能承認。
因為海瑞總結推斷出的結果太可怕,完全是要毀掉張、王兩大家族,毀掉他與張四維的仕途。
這時。
呂調陽看向王崇古:“王部堂,這里也沒外人,老夫便開門見山來講了。”
“待此奏疏上的罪名被查實,張、王兩大家族必然血流成河,甚至關滿整個山西的監獄。為邊境穩定,為山西百姓免遭牽連,張閣老與老夫商討出了兩條對策,你考慮考慮。”
隨即。
呂調陽便將張居正所提的“去官留商”與“留官去商”兩個選擇交到了王崇古的手里。
王崇古面色陰沉。
選擇去官留商。
張、王兩大家族將失去靠山,雖然當下有替罪羊頂著,朝廷不會讓山西血流成河,但兩大家族走向沒落是遲早的事情。
選擇留官去商。
即他們將要親手毀掉自己興盛起的家族,能暫保自己,但張、王兩家將在一年內走向覆滅,許多族人都會遭到重懲。
張居正與呂調陽更傾向于留官去商,即直接毀掉張、王兩大家族。
他如此傾向。
是因王崇古與張四維對朝廷還有用,二人都在京師任職,便掀不起什么風浪。
張四維雖然是閣臣。
但只要張居正身體好,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閣臣之位都有可能是張居正的。
張四維只能如小萬歷所言,永遠都是“入閣隨元輔做事”的那個人。
至于王崇古,已接近致仕的邊緣,不去山西,權力只會越來越小。
王崇古想了想,抬起頭。
“二位閣老,沒必要做這么絕吧!張、王兩大家族,是犯了一些錯,但只是一些族人的錯,將他們重懲不就行了?”
此刻的王崇古,還期望著重懲兩大家族推出來的背鍋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