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近黃昏。
王崇古與張四維知曉他們的辯駁奏疏皆被留中后,便確定小萬歷、張居正、呂調陽三人的想法已達成一致,是鐵了心要鏟除張、王兩家。
在二人眼里,張居正給出的“去官留商”與“去商留官”兩種選擇,不過就是為他們家族制定了兩種不同的死法而已,他們必須站出來反抗。
與此同時。
張居正已命人傳話,如果二人一直不做出選擇,他便將在四月十三日的常朝之上,公布海瑞的奏疏《官商蠧國疏》。
此奏疏一旦公示朝野。
接下來張、王兩大家族賣官鬻爵、侵占軍餉良田、勒索藩屬貢物、盜賣勘合官文,特別是與外虜私下交易糧鐵的事情都會被揭露出來。
到時。
不但張、王兩大家族會走向覆滅,王崇古與張四維官位難保,也是板上釘釘之事。
當然。
王崇古與張四維也有倚仗。
他們倚仗著自己在朝堂上的巨大影響力,倚仗著張、王兩大家族在山西的影響力。
若二人被治罪,張、王兩大家族必然會拼命反抗。
到那時,山西的商貿與邊境互市都將遭到巨大破壞。
除引發民亂外,甚至還有可能發生戰事。
山西無數靠著張、王兩大家族生活的百姓、兵卒、讀書人,都有可能進行反抗。
這也是張居正主張與他們私下和解的核心原因。
將二人直接投入詔獄問罪容易。
但令山西穩定,邊境穩定,底層百姓不受無妄之災,就困難了!
當下的大明,因新政才剛剛有了一些起色。
一場朝堂地震,足以讓新政停滯,足以讓大明江山陷入傾覆之危。
……
免職在家的張四維并未閑著。
在得知小萬歷將奏疏留中且不愿召見他后,他立即寫了一封信,命人交給尚寢局負責坤寧宮寢事的女官江月江司設(尚寢局職位)。
江司設是張四維安插在后宮的一枚棋子,且是隨時做好赴死準備的棋子。
非緊要之事,張四維根本不會啟用她。
張四維在信中稱:小萬歷、張居正、呂調陽三人受海瑞奏疏蠱惑,欲將張、王兩大家族置于死地。他呈遞奏疏辯解,然小萬歷留中不發,讓其有冤難申,故而他只能逾越禮制,懇請李太后向小萬歷說情,單獨召見他一次,聽其解釋,不然山西將大亂,朝堂將大亂,大明江山危矣。
張四維的言辭非常懇切。
他知曉李太后對政事的了解一般,故而并未細言海瑞的奏疏內容。
一方面強調小萬歷拒見他是受人蠱惑、閉目塞聽的表現,懇請李太后勸小萬歷虛心納諫;另一方面極言此事將會造成朝堂震動,山西大亂,甚至引發戰事。
依照他對李太后的了解,后者見到這封信后,定會甚是緊張,然后立即尋小萬歷問個明白。
在大明經歷過土木堡之變后,大明皇家都將皇帝保護得甚是周全,而拱衛京師的山西,是絕對不能出事的。
如此,張四維便能擁有與小萬歷當面聊一聊的機會。
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弄得死魚網破,他相信,只要能見到小萬歷,就能說服對方。
……
入夜,司禮監內。
馮保靠在一張檀木軟榻上,正在欣賞一冊珍稀的宋版書。
他向來好風雅。
兩個小宦官跪在地上,為他揉按著雙腿。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