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陛下與太后依賴的是首輔的能力,我們比張居正強,比他更得朝堂官員支持,我們便能頂替他!”
……
張四維講得熱血沸騰。
他不怕將事情鬧大的倚仗是:他相信,朝堂之上,那些顧大局,那些痛恨張居正專權,那些害怕被海瑞清查的官員,都會支持他。
王崇古也聽得甚是激動,當即道:“好,接下來我們便大鬧一場,清君側,助你當首輔!”
……
翌日,清晨。
李太后洗漱之時,伺候她的江月江司設突然跪地泣哭,然后將張四維的書信呈遞了上來。
李太后看罷書信,不由得臉色大變。
她緩了緩,看了一眼江司設,然后朝著一旁的另外一名女官道:“賜白綾吧!”
大明禁中曾發生過宮女刺殺皇帝的先例。
這使得李太后只要遇到不忠誠的宮女宦官,便直接處死,無論有任何隱情。
旋即,李太后朝著乾清宮奔去。
……
片刻后。
李太后在乾清宮遇到了正準備出門上早課的小萬歷。
她二話不說,直接將書信遞給了小萬歷。
小萬歷看過后,不由得生氣地說道:“這個張四維,竟敢驚擾母后,實在大膽!”
“陛下,你拒見張四維,是否為實?”
“為君者,切忌耳目閉塞,無論發生何事,你都應虛心納諫。當年你皇爺爺為何能號令百官,而非被百官所控,乃是因他聽取了諸多官員的建議,然后選擇……”
“另外,無論發生了何事,山西都不能亂,邊境都不能亂……”
李太后開始說教起來。
在李太后眼里,無論是什么緣由,拒見官員言事都非明君之道。
她能教小萬歷的。
一方面是孝道,另一方面是從嘉靖皇帝和隆慶皇帝那里耳濡目染,學到的一點點為君之道。
……
聽著李太后的嘮叨。
小萬歷根本找不到辯駁的機會,且他即使辯駁,李太后還是會當作聽不到,然后繼續嘮叨。
小萬歷的聲音若大一些,語氣嚴重一些,李太后當即就能哭起來,并訓斥小萬歷不孝。
小萬歷知曉與李太后不能講道理。
當即趁著李太后換氣的功夫,直接道:“母后說得對,朕今日午后便單獨召見張大學士,如何?”
聽到此話,李太后的臉上不由得露出欣慰的表情。
她不在乎小萬歷與張四維講什么,只在乎小萬歷會不會聽從她的命令召見張四維。
一個時辰后。
張四維收到禁中宦官傳話,命他午后入宮召對。
與此同時。
小萬歷命沈念以翰林侍講的身份陪同。
當下的朝堂,唯有張居正與沈念能為他帶來滿滿的安全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