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張王兩大家族,在官商互補互助中,已變成了一個儼然無視大明法令的門閥世家。這樣的家族若不早除,恐怕日后的朝廷要員,皆出于山西,日后的民間巨商,皆出于山西,到那時,朝廷恐怕都難以撼動這個巨大的毒瘤!”
“諸位都應知曉,大明江山之穩固,高于一切,沒有任何一名官員有資格威脅朝廷!”
沈念驟然擴大了聲音。
聽到這番話、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等人都看向沈念。
張口欲言。
他們也知張王兩家已成毒瘤,但是他們是為了顧全大局而支持張王兩族。
雖說:沉疴用猛藥,亂世需重典。
但當下還不是亂世,張王兩族還未成長到不能收拾。
沈念所言雖然正確。
但若強制對付張王兩族,山西必會出大問題。
他們心疼的是山西百姓,故而主張的還是:顧全大局。
沈念看向馬自強等人,繼續道:“陛下知曉,一些官員并非不知張王兩族對山西之害,只是因為山西百姓而顧全大局。接下來,我為諸位同僚講一個小故事,大家便能明白陛下眼中的大局是什么!”
沈念就如同上日講一般,兩手在空氣中畫出一條大魚的形象。
“諸位可知,在東邊深海中有一種長約十丈的大魚,其名為鯨,鯨口一吞,便能吃掉數千斤魚蝦,周邊魚蝦皆被巨鯨所食,巨鯨也使得周圍的其它大魚不敢在其領域捕獲獵物,沒有被鯨吃掉的魚蝦都將這頭鯨當作保護神,而被鯨吃掉的魚蝦則將其當作惡魔!”
“終有一日,巨鯨將周邊的魚蝦幾乎全部吃完,然后死在海底。這時,剩下的魚蝦吃著巨鯨肉,迅速繁殖,不到三個月,便變成了一個比往昔最盛時還要繁榮龐大的魚蝦群落。”
“這個故事叫做:一鯨落,萬物生!”
“而陛下心中的大局是:一鯨落,萬物生,張王倒,晉民飽!”
……
沈念講完這個故事后,皇極殿迅速變得安靜下來。
誰是巨鯨,誰是魚蝦,指向明明白白。
巨鯨的死。
不一定會讓魚蝦陷入混亂,反而會使得魚蝦更盛。
張王兩族權勢過大,超過朝廷控制,朝廷為山西百姓而忍讓,是下下之策,而為山西百姓將其剿滅,則是良策。
這就是小萬歷心中的大局。
即使邊境有戰,山西內亂,朝廷靠著抄沒張王兩家的財產也足以對抗,甚至還會有富余。
沒有人能威脅到朝廷!
沈念說完后,立即退回到了隊列中。
他與張居正確定很多官員會為顧全大局而支持張王兩族后,便商量出了這個對策。
最后,無外乎就來一個:張王倒,晉民飽。
與此同時,以小萬歷多次給予張四維、王崇古私聊和議的機會,彰顯小萬歷的仁善。
可謂是一箭雙雕。
禮部尚書馬自強眼珠一轉。
聽完“一鯨落,萬物生”的故事后,他心中的顧全大局,一下子變成了助紂為虐。
馬自強大步走出,高聲道:“陛下,是老臣狹隘了,老臣支持朝廷禁張王兩族經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頓時,申時行、王錫爵、沈一貫、王祖嫡等官員全都站出附議。
幾乎眨眼間。
支持張王兩人的官員便少了近八成。
這些人,心中有朝廷,只為朝廷利弊而選擇立場。
此刻。
若再以“少數服從多數”來作為選擇標準,便要以海瑞奏疏之所請為主了。
……
“一鯨落,萬物生,張王倒,晉民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