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
王崇古立即道:“陛下,恕臣難以照此從命,臣亦寧死,不愿背此罪名!”
二人敢這樣求死而不認罪。
一方面倚仗山西之勢,一方面倚仗朝堂諸多官員的支持。
還有一方面,是御座上的小萬歷一直都沒有表態。
沒有表態,便說明他難以做決定。
而這時候,他就必須考慮大多數官員的意見。
聽到此話。
張居正微微搖頭,然后朝著小萬歷拱手。
“陛下,臣已命吏部選派好了赴任山西的官員,隨時都可赴任,亦告知北境的戚繼光與李成梁,一旦山西有變,他們便可迅速抵達山西,無論是內賊亂晉還是敵虜犯境,皆可剿滅!”
聽到此話。
禮部尚書馬自強、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瓚、侍讀學士申時行、國子監祭酒王錫爵等一群人都站了出來。
張居正這樣說,儼然是想對張、王兩族滅門抄家。
如此,便徹底鬧大了!
馬自強朝前走出一步。
“陛下,為了山西百姓,為了邊境太平,絕不可動刀兵,使得……使得山西內亂啊!”
馬自強很清楚。
張王兩族被嚴懲后,山西將會變成一副什么模樣。
“陛下,張王兩族即使有罪,也應一事一事查,一事一事懲,若強制禁商,大明亂矣,應……應顧全大局啊!”侍讀學士申時行也開口道。
“顧大局?事事顧大局,則事事無成!”殷正茂忍不住開口道。
他最討厭的一個詞,便是:顧全大局。
就在官員們又要吵起來時。
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瓚朝著小萬歷重重拱手道:“陛下,此事既然是朝議,就應依從多數官員的意見,或者改日再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眾反對海瑞奏疏的官員紛紛站了出來,當下的皇極殿已壓抑得令人透不過氣來。
少數服從多數。
乃是朝堂議事難以決斷后官員們都認可或不得不認可的決斷方式。
小萬歷挺起胸膛,環顧四周。
“要求輕懲張王兩族者,言稱是為了山西百姓,為了邊境和平;要求禁張王兩族經商者,也言稱是為了山西百姓,為了邊境和平,朕應該聽誰的呢?”
“在朕心中,其實早有答案,有些官員,太令朕失望了!”
小萬歷自問自答。
就在官員們都疑惑小萬歷此話為何意時。
小萬歷看向沈念,道:“沈侍讀,向眾卿講一講朕看到海僉院《官商蠧國疏》之后的想法!”
“臣遵命!”沈念從隊列中走了出來。
而此刻。
站在最前列的張居正、呂調陽皆輕捋胡須,成竹在胸。
顯然已知沈念接下來會說什么。
沈念站在大殿中央,張四維與王崇古的身旁。
“諸位同僚,陛下看到海僉院的《官商蠧國疏》后,第一想法不是除掉張王兩族,不是重懲張閣老與王部堂,而是想著如何能將此事對山西的傷害降到最低,因為山西對大明尤為重要;如何能將張閣老與王部堂無罪地保下來,因為大明需要這兩位柱石之臣。”
“隨后,張首輔提出了去官留商或去商留官的想法,并在王部堂回京的第一日便與其深談,希望此事能夠私下和解,最好的結果是:只要張閣老與王部堂勒令張王兩族不再經商,陛下便將此奏疏壓下來,并承諾絕不嚴懲他們與他們的親人,此舉,可謂皇恩浩蕩!”
“然而,讓陛下沒想到的是,二人根本無視陛下心意,仗著朝堂中門生故舊之勢,仗著諸多顧全大局的官員支持,仗著很多官員對海僉院的忌憚,令陛下以‘海僉院邀名賣直,張王兩族替罪羊認罪’結束此事!”
“張閣老、王部堂,你們真以為陛下什么都不知道嗎?真以為陛下不敢將張王兩族連根拔起嗎?”
“走私糧鐵販于蒙古、女真,使得大明有傾覆之危,此罪便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