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閣臣,皇帝親選,文武百官皆無決定權。
當下新政事務繁重。
僅有張居正與呂調陽的內閣,顯然不足以撐起大明兩京十三省。
四月十六日,常朝朝會。
小萬歷宣布了文武百官幾乎都在意料之中的兩個決定。
其一,命禮部尚書馬自強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
其二,命戶部尚書殷正茂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
入閣。
意味著擁有了票擬權,意味著成為了大明的核心決策層。
對任何一名官員而言,都是仕途生涯的最高榮耀。
馬自強入閣。
全憑多年如一日的勤勉踏實之功,外加一分運氣。
而名氣不佳的殷正茂全憑近一年來在戶部的政績以及在河南處理宗藩時的功勞。
縱然他往昔有千般不是。
但卻為朝廷賺了大錢還打擊了大明宗藩兼并田地之行為。
此功甚偉。
使得再討厭他的官員都無理由上奏反對他入閣輔政。
與此同時。
因四月初,一直在京養病的兵部尚書譚綸去世。
小萬歷擢升巡撫山西的方逢時為兵部尚書,令其戎政山西,暫不歸京。
此舉,自然是為了讓其處理張、王兩族之事,避免山西內亂,避免邊境發生戰事。
閉門朝會之后,京師的官員們都甚是勤勉。
“一鯨落,萬物生,張王倒,晉民飽”十二個字,對他們的震撼太大了。
他們慶幸小萬歷沒有尊崇太祖之法,真正施行“張王倒,晉民飽”之策,徹底滅掉張王兩家。
同時又懼怕小萬歷以后在面對某個高官巨商時,不再選擇顧全大局,而選擇:一鯨落,萬物生。
在張居正與沈念的調教下。
當下的小萬歷只有一個目的:富國富民,清除所有害國害民的蛀蟲,為讓全天下百姓吃飽肚子而努力。
而這時。
張四維與王崇古開始遠程操控家族的禁商事宜。
張王兩族撤出山西商貿,將會使得山西甚至整個北境的許多小商人都成長起來。
短期可能會有亂象發生。
但從長期來看,定然是對山西有益的,對北境百姓是有益的。
當北境百姓不再僅靠看天種田為生,當北境的商貿能漸漸追上南境的繁華。
大明方才是盛世可期。
……
四月二十日,清晨,日講因小萬歷選后而延遲。
小萬歷一大早便趕往了坤寧宮。
兩宮太后從五十名適齡秀女中已選出三名皇后備選人。
小萬歷的任務是三選一。
沈念本以為小萬歷選后將耗時良久,但沒想到還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
小萬歷與三女簡單交談后,選擇了工部下屬衙門文思院副使(正九品)王偉的女兒王喜姐為皇后。
待小萬歷大婚后。
這位文思院副使王偉將至少擢升為正四品,且會不斷被升爵。
其全族都會因王喜姐的皇后身份,一躍成為貴戚豪門。
片刻后,文華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