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七,深夜。
翰林院庶常館,庶吉士官舍內。
二十八名庶吉士,有二十二人都未曾睡。
有人坐在點著三根蠟的書桌前奮筆疾書,有人站在后院內喃喃自語,還有人對著一棵樹表情夸張地小聲說話……
明日一大早,便輪到翰林侍讀沈念來庶常館為他們講學。
這些人都準備與沈念大辯一場。
自百家議政后。
大明論辯之風復蘇,學子們議政的興趣甚濃。
而今這些庶吉士作為準官員,享有參政議政的權利,都想與沈念道一道自己的治世救國夢。
這些人的年齡大多比沈念大,但在官場卻都是雛兒。
初入仕途。
他們的仕途夢想幾乎都是:致君堯舜,名垂青史。
然入仕一到三年后,大多數人的夢想都會變成:官場險惡,落袋為安。
每一屆幾乎都是如此。
當下,這些庶吉士們想在沈念面前彰顯自己,還有一個原因。
留館。
待結業后,一部分庶吉士能留館成為翰林官,一部分庶吉士則會成為六科給事中、御史、六部主事、知州、推官等。
而仕途前景最光明的,便是成為翰林官。
沈念就是一個最好的范例。
從隆慶五年的三甲進士,一躍成為當下正六品的翰林侍講、天子近臣。
可謂是前途無量。
若能辯得沈念啞口無言或使得沈念夸贊自己一番,以后的仕途必將順暢許多。
……
五月初八,四更天,庶吉士官舍。
在眾庶吉士陸續起床之時,數名胥吏抬著數個大竹筐來到官舍庭院內。
竹筐之內,皆是粗布衣衫與布鞋。
庶吉士們起床后看到這一幕,紛紛面帶疑惑。
就在這時。
身穿官服的沈念大步走了過來。
“學生參見沈教習!”庶吉士們紛紛拱手,齊聲高呼道。
大多數庶吉士都比沈念的年齡大,但在官場,比的是官銜,是資歷。
沈念看向眾人,高聲道:“諸位,此乃本官為你們準備的衣服,都換上吧,接下來的課,不在館閣而在野。”
“不在館閣而在野?”
庶吉士們望著竹筐里雖然干凈但連他們的書童都不屑于穿的衣服,不由得有些發愣。
站在最前面的庶吉士張鼎思忍不住問道:“沈教習,不知穿此衣作甚?”
“稍后你們自會知曉!迅速換衣,然后于大門外集合,有不愿換者,遞交一份離館文書即可。”沈念面色嚴肅地說道,然后直接朝著外面走去。
庶吉士留館與離館,沈念擁有非常大的決定權。
當即。
庶吉士們紛紛換上粗布衣衫、穿上布鞋,然后朝著大門外走去。
……
片刻后,翰林院東門外。
八輛馬車一字排開,停在外面。
沈念望著身穿粗布衣衫的庶吉士們高聲道:“四人一輛馬車,速速上車!”
旋即,庶吉士們迅速坐上馬車,而沈念則坐上了最后一輛馬車。
稍傾,八輛馬車朝著長安街東行而去。
這時。
庶常館的另外三位教習,申時行、王錫爵、汪鏜出現在大門口,望向越行越遠的八輛馬車。
申時行輕捋胡須,笑著道:“這一招,恐怕也只有子珩能想出來,沒想到陛下與四位閣老竟然全同意了!”
“哈哈,這招很另類,接下來這些人有苦吃了,待歸來后,想必就老老實實的學習了!”汪鏜說道。
王錫爵道:“要不咱們也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