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的票擬是:海僉院耿介敢言,巡察有功,不可致仕,差遣盡憑陛下安排。
海瑞這個級別的御史,乃是皇帝親自任命,文武百官只有建議權。
小萬歷看向下方,朗聲道:“眾卿,此次海僉院巡視山西,居功至偉,朕定然是不愿他致仕的,你們認為接下來可為海僉院委派一個什么差遣?”
小萬歷話音剛落。
吏部的一名主事便出列拱手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海僉院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在山西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愛戴,不如對其特例擢升,派遣其總督一省之軍務兼理糧餉。”
聽到此話,沈念忍不住笑了。
這位吏部主事是希望海瑞扎根在一省之中,做個封疆大吏,進而無法回京,無暇彈劾其它官員。
不遠處。
張居正、呂調陽、馬自強、殷正茂四大閣老都微微搖頭。
海瑞適合做監察官,而不適合任地方大員,不然一省之官員可能全都會被他彈劾罷黜。
馬自強直接站出來說道:“陛下,當下各省并不或缺總督與巡撫,海僉院過于耿直,不適合此職!”
小萬歷認可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一名都察院的御史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海僉院擅于巡察地方,不如派遣他去河南、浙江、湖廣等地再次巡察,依照海僉院的能力,恐怕每次都能為朝廷帶來驚喜。”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數名都察院的御史與六科的科官都站出來表示附議。
他們皆不希望海瑞留在京師,因為海瑞在京,會將他們襯托得非常無用。
六部的堂官們聽到“驚喜”二字,都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他們認為海瑞的破壞力過大,不知變通,若再去其它行省巡察,整出一竹筐一竹筐的罪證。
吏部可能天天都要忙碌著更換官員了。
當即,禮部左侍郎汪鏜站了出來。
“陛下,海僉院已上奏稱身體多病,而巡察多省,甚耗力氣,此職多為五十歲以內的官員擔任,海僉院不宜再奔波了!”
汪鏜說得很含蓄,表面是為了海瑞的身體著想,實則是擔心海瑞的破壞力太大。
緊接著。
又有數名官員發言,一致的想法都是:海瑞外放地方,不能留京。
還有的稱海瑞可去南京擔任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看似升官,實則是想讓海瑞在南京養老。
但這個想法,卻得到了諸多官員的附議。
他們懼海瑞留守京師,懼海瑞靠著一份份彈劾奏疏,擢升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就在這時,吏科給事中姚斌站了出來。
在他站出來的那一刻,很多官員都已猜出他要講什么,不由得都變得緊張起來。
姚斌重重拱手,高聲道:“陛下,臣以為海僉院理應留京,坐守都察院。”
“一則因海僉院年事已高,身體多病,確實不宜再去各省巡察;二則海僉院留京,可震懾諸多尸位素餐、貪贓枉法的官員,使得官員們皆不敢懈怠!”
姚斌說完后,皇極門下是一片安靜,靜得落一根針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無一人站出來附和他。
大家都將不愿海瑞留京快要寫在臉上了,沒想到姚斌還是如此頭鐵。
眾官員都很欽佩海瑞,但卻都不愿與海瑞做同僚,更不愿讓海瑞監管著自己。
沈念沒想到官員們如此忌憚海瑞。
他緩了緩,大步出列。
而看到沈念出列,一些官員不由得皺起眉頭。
依照沈念的性格,大概率會支持吏科給事中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