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十,午后。
六十四歲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海瑞低調返京。
和他去年九月份來京師時一樣,城內的百姓,皆不知他何時進京。
若知。
絕對會有百姓出城數里相迎,絕對會有諸多商賈書生追著他的馬車念誦他的奏疏,絕對會有因他而改變命運的百姓,向其磕頭致謝。
海瑞,在嘉靖年便已享譽天下。
他呈遞的奏疏,他說過的話,即使無證據,也無人認為是偽造杜撰。
在民間,沒有一名官員的清名如他這般家喻戶曉。
海瑞何日回京,吏部與都察院是知曉的。
但負責此事的官員皆未提前透露消息,因為他們不愿海瑞過于耀眼,不愿百姓將海瑞當作士大夫的標桿。
在他們眼里。
海瑞只能成為被人瞻仰崇敬的對象,而不能成為官員們學習模仿的對象。
即:海瑞可以是大明吉祥物,但不能是清掃貪官污吏的一把利劍。
還因海瑞沒有依照常例,交納“常例錢”。
若是其它御史巡察地方,能有此等功績歸來。
至少提前七日都會使錢打點疏通,使得百姓知曉,使得民間小報大為宣傳,甚至會花錢雇人宣傳自己的功勞。
畢竟,百姓的口碑與反應對官員考績影響甚大。
而海瑞向來低調慣了,從來不會宣揚自己的功績,更不用說還要花錢了。
他也無須這樣做。
沈念在黃昏時才知海瑞抵京。
他當即向內閣報備,欲為海瑞接風洗塵。
去年正是沈念力主海瑞出山,而今又是沈念建議令海瑞巡察天下御史,外加海瑞又不是地方官。
內閣無理由拒絕沈念的申請。
此外,依照海瑞的脾氣。
即使是內閣閣臣設宴,海瑞會不會參加都不一定。
在山西,方逢時設宴,海瑞可是一口未嘗。
沈念是朝堂中一只手就能數出來,請海瑞吃飯海瑞一定不會拒絕的官員。
海瑞之功,值得今日有人為其慶賀。
……
入夜。
都察院官舍,一處掛著驅蚊艾草的小屋內。
沈念與海瑞一人一個小板凳,在一張小桌前,相對而坐。
此時的海瑞與去年相比,又清瘦了一些,鬢發全白,手中青筋外露。
但面色依舊紅潤,看起來非常精神。
小桌上放著四菜一湯,分別是:素炒茭白、清燉豆腐、羊肉炒、大肉圓子和綠豆百合粥,外加四個大白饅頭和一壺羊羔酒。
飯菜全都是沈念的妻子顧月兒所做。
海瑞捋須道:“子珩,你費心了,咱們二人,其實兩個菜就足夠了!”
沈念胸膛一挺。
“海老,若是我爹與岳父知曉我用四個菜招待您,定會臭罵我一頓,招待您,至少也要十六個菜,我是怕您罵我,才安排了四個菜,你若再嫌菜多,就是嫌我了!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