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閣老坐于前方兩側,海瑞站在中間的一座木臺上。
申時行、王錫爵、沈念、王家屏、沈一貫等人則站在四大閣老的后面。
王錫爵知海瑞年邁,本為他準備了椅子,但海瑞不愿坐,他便只能依了海瑞。
海瑞環顧四周,眼眶泛紅。
他緩了緩,道:“海某從未想過,有一天能為朝廷的新科進士們授課,也未曾想過,年過花甲后還能被朝廷啟用,還能去巡視天下的御史官……”
“海某資質愚鈍,考中舉人已耗費大半生的力氣,為官至今,海某也算不得一個優秀的官員,海某只是知曉,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海某知身上的官服不是升官發財之工具,而是所轄百姓托命之工具;海某知忘民者,必為天理所棄。海某知唯有衣不求華,食不求美,住不求奢,方可言仕……”
……
海瑞向一眾進士貢生們講起了他的仕途生涯,講起了他為官所秉持的初心。
微風吹過他花白的頭發,使得他身體有些發顫。
但腰背卻始終挺直得如青松一般。
他非常謙遜。
稱自己只算得上一個無愧于心的合格官員。
但海瑞所言的“合格”,一些官員傾盡一生都難以做到。
國子監前庭甚是安靜,只能聽到海瑞一人的聲音。
就連四大閣臣都認真地聆聽著海瑞的講話,海瑞之言,也將影響他們日后的輔政方式。
約小半個時辰后。
海瑞環顧四周,笑著道:“最后,海某再送諸位一段話吧!”
“海某以為:為官者,當以清白傳家,以正氣立朝,以蒼生為念,以社稷為重。”
“勿貪墨財貨,勿媚上凌下,勿投機躁進,勿綴酸文腐字,勿入小人之黨,勿與天下黎庶為敵。”
“此六勿乃是海某為官之準繩,尤其是最后一條,特與諸位共勉。”
海瑞說完后,朝著下方深深躬身。
下方的進士與監生們,紛紛站直身體,整衣肅容,然后齊齊朝著海瑞躬身拱手道:“謝海公垂訓!”
而此刻。
在國子監前廳最外圍,有文吏將海瑞的這番話迅速記錄下來,傳到了門外。
門外的百姓也急于想知海瑞會說些什么。
海瑞的六勿之言,必將引得每一位官員警醒,必將傳遍大明。
就在眾人都在感悟海瑞最后一段話的時候。
在外面等待已久的御前宦官張鯨帶著小萬歷的御書從外面走了過來。
“傳陛下口諭!”張鯨高聲說道。
頓時。
國子監內的所有人都跪地聽口諭。
張鯨看向海瑞,高聲道:“海卿秉性剛貞,操行清白,而今在山西刃試豪強,巡察有功,實為大明倚天之劍,朕特賜字一幅,令天下知,令百官咸效卿之安國護民之舉!”
“嘩啦!”
一旁兩名小宦官將卷軸展開,“大明神劍”四個字頓時映現在眾人面前。
這四個字,比“護國柱石”的份量都要重。
“臣海瑞,感謝陛下賜字!”海瑞跪在地上叩謝道。
這時。
內閣首輔張居正緩緩捋須,開口道:“大明神劍,海僉院當之無愧!”
呂調陽、殷正茂、馬自強三人也都點了點頭。
這三人的表態,足以說明:朝廷的風氣已經變了。
往昔,朝廷從未曾推舉過海瑞,更無官員覺得應學習海瑞。
但當下朝廷明確告訴所有人:想要做一名好官,必須向海瑞學習。
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