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二日,自清晨始。
便有一道道涉及恤民之策的奏疏呈遞到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的官員們將重復的奏疏挑選出來,然后進行謄錄,一份送往內閣,一份送到文華殿。
這些奏疏,無須票擬,而是要在明日常朝上群議。
……
入夜,內閣值房內。
張居正、呂調陽、馬自強三大閣老坐在一起,已將群臣呈遞的奏疏全部看完。
除了殷正茂與沈念的奏疏。
二人的奏疏將經由北鎮撫司,一份呈遞到內閣,一份呈遞到禁中。
張居正已得到消息,二人的奏疏即將撰寫完畢。
此刻。
張居正三人對桌面上的一些奏疏內容還是較為滿意的。
一些恤民政策,完全可行。
不過,這些奏疏基本都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并未給他們帶來任何驚喜。
與此同時。
小萬歷也沒有立即返回寢殿,而是在文華殿等待殷正茂與沈念的奏疏。
他對二人有一種莫名的信任。
總覺得此事最后還是要靠著二人解決。
約一刻鐘后。
沈念與殷正茂的聯名奏疏呈遞到了小萬歷的面前。
小萬歷看后,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還是沈侍讀,整個大明,唯有他能寫出這樣的良策!”
說罷,小萬歷大步朝著寢宮走去。
看罷這份奏疏,他便知明日之局已解,今晚可安心睡個好覺了。
而此刻,內閣值房內。
張居正三人看罷殷正茂與沈念的聯名奏疏后,也都是笑容滿面。
此奏疏。
正是他們心中期盼的能給他們帶來驚喜的奏疏。
張居正輕捋長至腹部的胡須,笑著道:“二位,待明日此策通過,老夫做東,二位作陪,請他們兩個吃頓飯。這道策,不僅言恤民,而且言新政,價值大焉!”
“明晚,老夫要敬他們二人一杯!”呂調陽甚是興奮地說道。
“應該!此策值得咱們三人向他們敬杯酒!”馬自強一臉認真地說道。
……
翌日清晨,皇極門下。
文武百官齊聚。
殷正茂與沈念亦在隊列中。
待群臣行過跪拜禮后,小萬歷便令通政使司當值官員開始朗誦官員們的奏疏。
通政使司官員已將奏疏精簡,專念主題大義,有內容重復者,只念更好的那份,有胡言亂語、言之無用的奏疏,直接棄而不念。
有官員提出《恤民八策》。
主要闡述漕運勞力們的衣食住行與身后事應如何解決,比如朝廷發放耐磨工服,漕運衙門提供麥餅、蔬菜、腌肉、夏之涼茶、冬之熱湯姜茶,工傷而亡,朝廷提供棺材等。
有官員提出《惠工均役策》,即規范漕運勞工們的月錢與作息時間。
他們認為只要月錢透明夠數,無人克扣,外加遵從規定的作息時間,運河兩畔的民怨自然能夠解決。
還有官員提出各種意外情況下應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