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
以戶科給事中王蔚為首的十余名曬太陽官員,認真思索了一番后,陸續站出,高呼道:“臣附議!”
他們如此積極,乃是為給自己找回面子,且他們篤定此策過于耗錢,絕對不可能施行。
緊接著,殷正茂站了出來。
他與沈念早就預料到有人會用這樣的理由反駁。
“陛下,臣以為撫恤百業之錢,完全值得花,且朝廷有能力出這筆錢!”
“自嘉靖七年到隆慶五年,太倉庫銀年年虧損,入不敷出(如圖)
,而施行新政后,太倉庫銀年年攀升,今年,京師倉庫所存之糧可供京營各衛官軍六年之用。”
“為何會有這樣的改變,因為整頓吏治的考成法,因為清丈田畝、賦役合一,折算為白銀征收的一條鞭法,因為我們對邊鎮錢糧的嚴管,因為我朝的農商并重之策……”
“而這些改變,沒有各行各業的百姓,如何能夠完成?”
“接下來,只要新政繼續,朝廷便有撫恤百業黎庶之財!”
“當我們告知天下百姓,施行此策乃是因新政的成功,因新政,朝廷才有能力撫恤百姓,試問天下百姓能不感謝朝廷,能不支持新政嗎?”
“他們的反哺,將會使得我們的新政能夠更有效率的完成,另外還能引導民間各行各業之間的良好風氣,此等互惠互利之法,為何不能施行?”
“盛世的標志,不是朝廷有錢,而是朝廷與天下百姓皆有錢,這不就是在追求讓天下人都填飽肚子的理想嗎?”
殷正茂緩了緩,說出了一句源自沈念,使得他震撼許久的話語。
“新政之法的要義,應是一邊對官員考成,一邊對百姓撫恤,如此,盛世可期也!”
這句話直白來講就是——
“朝廷對官員狠一些,對百姓好一些,盛世就能到來。”
殷正茂的一番話令文武百官都認真思索下來。
這道《恤民養生總策》,就好比要對各行各業的百姓進行投資,當下朝廷有這個資本,而能夠確定得到的是民心,是新政策略更有效率的實施,是國庫的日漸豐盈,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官員們都不傻,都明白:只要朝廷能承擔這筆撫恤費用,大明之民心將空前凝聚,日后很多地方上的官民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這絕對是利新政、興大明的良策!
約十息后。
小萬歷環顧下方,特意看了王蔚等曬過太陽的十余名官員,然后道:“眾卿,可還有異議?”
在張居正、呂調陽、馬自強三大閣臣拱手的那一刻。
官員們齊齊拱手,然后道:“臣無異議!”
小萬歷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看向張居正,道:“元輔,具體的細則就需內閣擬定而后執行了,愈快愈好!”
“臣遵命!”張居正拱手道。
隨即,小萬歷看了一眼殷正茂與沈念,道:“殷閣老,沈侍讀!”
二人連忙出列,走到文武百官中間,然后低頭拱手道:“臣在。”
“殷閣老擅自殺害有罪官員,實為大過,理應革去閣臣之職,沈侍讀知其犯錯而不勸,理應降職,然朕念你們獻策有功,準備輕懲。”
“朕決定,暫罷內閣閣臣殷正茂入閣參預機務之權,然不去其東閣大學士之職,日后若表現優秀,可恢復其閣臣之權,若仍繼續犯錯,朕不但要免其東閣大學士之職,還要對其嚴懲嚴罰!”
“至于翰林侍講沈念,罰其六個月俸祿,以儆效尤。”
“臣認罰!”殷正茂與沈念同時拱手。
“眾卿可有異議?”小萬歷高聲問道。
群臣繼續拱手,道:“臣無異議!”
有些官員可謂是咬牙切齒地說出這四個字,他們知有異議也無用,誰讓二人能想出此等良策,將新政之事都串聯了起來。
稍傾,常朝散去。
戶科給事中王蔚等十余名上次曬太陽曬到脫皮昏厥,這次又站錯隊的官員,依舊選擇站在皇極門下曬太陽。
他們若不自懲,可能過幾日就會因某種莫須有的理由被外放。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