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內,三法司主官已跪了近半個時辰。
沈念也一直在外等候。
就在這時,張居正面色陰沉地從偏殿走了過來。
看其臉色。
顯然未與小萬歷達成一致意見。
他朝著陳瓚、陸光祖、劉應節三人說道:“都別跪著了,回內閣商議!”
當即,四人便朝著內閣走去。
沈念要根據張居正之言記錄今日的起居注,故而也跟在后面。
……
片刻后,內閣值房。
三大閣老、三法司的三大主官、沈念七人聚在一起。
張居正將目前的情況說了出來。
當下,可以確定或者說必須確定的是:
經小萬歷監審,北鎮撫司審訊,武清伯李偉僅有受賄之罪,篡改死囚卷宗的幕后指使者是司禮監文書房太監孫得勝,擔心事情泄露而殺害徐三娘的也是他。
皇帝監審,官員若無其它鐵證,根本不能推翻。
張居正也不打算推翻。
若武清伯被認定為篡改死囚卷宗的幕后指使者,那必然是死罪。
小萬歷怎可能判其外祖父為死刑!
沈念明白,張居正與三法司能同意這樣的審訊結果,已算得上是為新政大局退后了一大步。
小萬歷與他們的矛盾,在于如何處理武清伯李偉的受賄罪。
小萬歷與張居正爭論后,其底線變為:最多同意對武清伯罰俸三年,并同意在三年內不會將其晉升為武清侯。
要知。
在李太后與小萬歷的規劃中,待小萬歷明年年初成親后,武清伯便會晉升為武清侯。
這個結果,張居正不滿意,三法司的三大主官也不滿意。
沈念也不滿意。
罰俸三年,對武清伯而言,等同于沒有懲罰。
他也認為即使不將其驅逐出京,也應剝奪其爵位。
可惜,小萬歷太護短。
這些年,小萬歷不僅接受張居正、沈念等日講官的教育,還接受李太后與馮保的教育。
小萬歷雖不滿李太后對他管束太嚴,但他們畢竟是一家人。
他心中的孝。
就是善待李太后、武清伯以及潞王這三個最親的人。
當下,讓他大義滅親,根本不可能。
張居正輕捋胡須,道:“陛下態度強硬,根本不可能同意剝奪武清伯的爵位,諸位都想一想,接下來該如何做?”
劉應節面色嚴肅。
“三位閣老,咱們承認武清伯只有受賄之罪,已是顧全大局,為新政而法外開恩了,若如此輕懲,那……那大明律還有何用?以后還如何約束那些皇親國戚?下官愿死諫,絕不妥協!”
“下官附議!”陳瓚和陸光祖同時拱手說道。
一旁,呂調陽開口道:“陛下之懲,確實過輕。老夫建議,不妨令群臣公議此案,逼迫陛下妥協!”
“我覺得可以。這種事情,理應讓科道言官們都參與進來,讓陛下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陛下與諸位都太熟悉了,故而敢如此任性,滿朝官員若皆反對輕懲,我不相信陛下還能一意孤行?”馬自強也開口道。
張居正微微皺眉。
“倒是可以這么做,只是依照陛下的脾氣,恐怕很難妥協!”
“陛下妥協與否是他的事情,但我們為臣子的理應死諫,讓陛下以后不敢如此肆意妄為,無視《大明律》!”陳瓚說道。
張居正遲疑了一下,然后看向沈念。
“子珩,你最了解陛下,你覺得陛下會妥協嗎?”
沈念拱手道:“陛下妥協不妥協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這樣做,不然這樣的事情就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唯有我們這次足夠強勢,陛下才不會繼續犯錯。另外,即使此次不能嚴懲武清伯,那他下次若再犯下大錯,陛下便不能如此袒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