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名官員跪在皇極門下,跪到近午時之時。
禁中傳來消息。
李太后絕食了,從昨日午時就開始絕食了。
李太后稱其父犯下過錯,她欲代父受過,絕食是為其父武清伯減罪。
與此同時,小萬歷也絕食了。
小萬歷稱要代母受過,絕食亦是為外祖父武清伯減罪。
此招一出,幾乎無解,官員們都有些傻眼。
張居正聽到此消息后,差點兒沒有氣暈過去。
絕食這種有些無賴的手段,絕不應出現在當朝圣母太后與皇帝的身上。
但他又不得不承認,此招很有用。
這大概率是馮保出的主意。
很快。
便有官員彈劾在皇極門下跪著的官員,稱他們逼迫圣母太后與皇帝絕食,是為大不敬,理應重懲。
……
九月初五,整整一日。
李太后與小萬歷都沒有吃任何食物,為了武清伯,這對母子是豁出去與群臣對著干了。
與此同時。
皇極門跪著的三十多名官員變成了二十多名。
一些官員只是為了考績而跪,但沒想到鬧得這么大,當即就慫了。
……
九月初六,清晨,常朝之時。
小萬歷以感染風寒之由,取消了朝會。
對皇極門下準時又來跪著的官員與他們呈遞上來的奏疏,完全視而不見。
……
近午時。
皇極門下跪著的官員就剩下十余名。
陳瓚、陸光祖、劉應節三人開始反擊,三人跪在皇極門下寫了一份聯名奏疏。
稱三人為了大明司法之公正,使得圣母太后與小萬歷絕食,罪該萬死,但求朝廷將他們處死后,仍重懲武清伯。
這哪是求死,分別是拱火。
是對李太后與小萬歷絕食的反抗。
李太后與小萬歷再荒唐,也不可能將三法司的三大主官一起處死。
這三人表明態度后,又使得皇極門下跪諫的官員多了十余名。
當然。
一些沒有跪諫的官員,也有反對輕懲武清伯的。
他們不斷上奏,盼著小萬歷能深明大義,公私分明。
沈念與翰林院的數名同僚都覺得跪諫過于極端,但他們也依舊聯名上奏稱此懲罰過輕。
……
文華殿內。
小萬歷望著一道道反對他輕懲武清伯的奏疏,臉色鐵青。
他沒想到反對之聲竟如此巨大。
“陛下,當下,此事已不僅僅是關于武清伯定罪的爭論,而是君權與臣權的爭奪,日后,陛下親政多久后能完全掌控朝政,或許就看陛下此次能不能讓他們妥協了!”
小萬歷微微點頭,道:“朕定會讓他們妥協的。”
小萬歷其實知曉自己不在理。
但在他眼里,武清伯乃是他的至親,他不能讓李太后傷心,故而定要保下武清伯。
與此同時,馮保也沒有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