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只知守制的蠢貨,元輔回鄉,誰能撐起新政改革?誰能解決這御案之上無數繁瑣的政事?他們不為朕著想,不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只會以禮制行事,實在是愚昧無知,朝廷養他們有何用?”
“咳咳……”
聽到此話,馬自強立即咳嗽起來。
剛才小萬歷之言甚是粗魯,一國之君絕不應在文華殿內說這些話語。
小萬歷緩了緩,望了一眼一旁記錄起居注的翰林修撰王家屏,然后看向三大閣老。
“三位閣老,接下來該如何做?”
呂調陽、馬自強、殷正茂三人互視一眼,都是一臉無奈。
他們知曉使得張居正奪情留任有難度,但沒想到難度這么大。
官員們除了罵張居正,將他們與小萬歷也都罵上了!
此四人的奏疏就像一把火。
將那些反對奪情官員的情緒徹底點燃了起來。
如今。
全朝堂最有主意的人張居正,正在家中傷心難過,估計他聽到朝堂民間的抨擊謾罵之聲,會更加難過。
呂調陽三人知張居正也有留朝之心,然此事根本無法讓張居正站出來解決。
張居正若敢自言留朝,將會被無數人辱罵,將會被認為大不孝,豬狗不如,名聲將臭到極致。
而另外一個經常有主意的人,沈念。
此刻正在翰林院修史館中忙碌著校對史稿。
馬自強篤定沈念一定會支持張居正奪情留任,因為沈念清楚地知道張居正對當下的大明意味著什么。
但他不愿讓沈念開口。
故而為沈念布置了諸多事務,讓他無暇關心此事。
馬自強做了最壞的打算。
若張居正最后還是丁憂回鄉守孝,依照他與呂調陽的體力與能力,根本不足以擔負起當下的內閣重擔。
呂調陽與馬自強,一個比張居正大九歲,一個比張居正大十二歲。
之所以沒能做到首輔。
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張居正那種殺伐果斷,敢于擔當的魄力。
二人能在新政中充當副手,但卻很難擔得起新政改革的擔子。
當二人體力不足或朝堂生亂之時。
小萬歷無奈之下,不是令徐階歸來擔任首輔,便是令張四維入閣。
這兩人是有能力主持朝堂大局的人。
然他們若成為首輔,二十七個月后,張居正歸來,可能就沒了位置,可能新政就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并且。
一旦內閣重組,便會有大批官員被降職或外放。
沈念在許多官員眼里,就是張居正的人,且在“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員”的理念上,比張居正還要狠辣。
若他站出來支持張居正,立即就會遭到諸多官員的圍攻。
馬自強不想讓沈念此時站在風口浪尖,故而不讓他參與此事。
他向小萬歷匯稟后,小萬歷也非常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