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午門前。
廷杖吳中行等十二人的聲音此起彼伏。
錦衣衛們雖收到了“輕一些”的命令,但即使再輕,廷杖四十也足以讓他們皮開肉綻。
這頓廷杖。
打在這些官員監生的屁股上,也打在他們的臉上。
歷來。
被廷杖過的官員都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
一部分官員感覺遭受到了奇恥大辱。
外加考績會受到嚴重影響,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萎靡不振,日后幾乎不可能再做出頭鳥。
另一部分官員則感覺距離青史留名又近了一步。
會越挫越勇,日后將更加敢言敢諫,甚至會立志當一名言官。
片刻后,行刑完畢。
吳中行等十二人被抬上平板車,然后由錦衣衛拉到不遠處交由醫官敷藥治傷。
此乃小萬歷的額外關懷。
這些人用過藥后,還要跪向文華殿的方向叩謝圣恩。
此行為正好映照了大明許多官員奉為圭念的一句話: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
廷杖結束沒多久,便有消息傳出。
張居正的家人正收拾行李,準備返鄉。
此消息,令無數反對新政或仕途不得志的京朝官們都甚是興奮。
他們沒想到小萬歷與張居正竟會如此輕易地妥協。
此消息在被許多人證實為真后。
京師的官員胥吏、街頭百姓都在猜測內閣首輔的新人選以及內閣會不會再添新閣臣。
“新首輔不是呂閣老便是馬閣老,二人資歷深,威望高,實為最合適人選,不過二人年過花甲、身體多病,恐怕做不長久啊!”
“呂閣老每月請辭不下三次,絕不會就任首輔,我猜是馬閣老,另外估計內閣要添新閣臣了,有可能是吏部張尚書,也有可能起復鳳磐公(張四維)或者前戶部尚書王國光王公!”
“你們說,徐公(徐階)與高公(高拱)有可能回朝嗎?”
“我覺得可能性都不大,徐公年邁,外加他徐家就是兼并土地的大地主,讓他主持清丈田畝與一條鞭法,估計百姓能罵翻了天!”
“高公就更不可能了,他若入閣,恐怕朝堂內又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太后與陛下都不喜他的做事風格。”
……
此時。
觀望此事者都還不知沈念提出的“新設票擬司”之策。
……
翌日,朝堂上下一切如舊。
內閣三閣老在文華殿從上午足足待到了下午。
近黃昏。
通政使司告知京師所有衙門:明日常朝在皇極殿進行,非臥榻不起者,不得告假。
很明顯。
明日常朝,將會有大事宣布。
而此刻。
張居正已籌備好了返鄉的一切事務,明日之事一成,他后日一早便離京返鄉。
他本來想在臨走前,為小萬歷擬定一份票擬檢詳官的人選。
但隨后又放棄了這個打算。
他覺得自己還是應放一放手,讓呂調陽、馬自強等人操持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