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學士,你來朗誦一下吧!”
當即,申時行大步出列,展開攥在手中的文書。
官員們都是一臉詫異。
他們本以為小萬歷訓斥他們只是為了出出氣。
沒想到還真有良策。
“張閣老不在而朝事新政依舊如常,這……這怎么可能?大明只有一個張居正,誰上臺都不可能做到完全貫徹他的新政之策!”
有官員面帶疑惑,在心中想道。
反對者不喜新政,不喜張居正,但不得不承認,當下大明之官員無人能有張居正這般掌控朝局的能耐,包括當下已致仕的前前首輔徐階與前首輔高拱。
而此刻。
翰林院編修沈一貫的腦袋飛快旋轉著。
“他不會……不會直接讓陛下親政,如太祖、成祖那般親自批閱所有奏疏吧,當下的陛下并無這般能耐,更或者……他……他不會想要陪陛下批閱奏疏,為自己攬權吧!”
沈一貫一直將沈念當作他仕途上最大的競爭對手。
處處都想比沈念強。
沈念受賞升官比他被降職受懲都更令他難受。
在沈一貫思索時,申時行念起了新設票擬司之策。
“保留張閣老首輔之職,新設臨時衙門票擬司,設差遣官票擬檢詳官十余人,給予票擬之權,與內閣票擬同時進行,之后交于陛下批紅。”
“票擬檢詳官人選,由內閣舉薦,陛下親選,主要在翰林院與六部之中挑選,不論官職大小,不論資歷深淺,只論參政議政之才能!”
……
“自明日起,每日之奏疏,謄錄相同兩份,一份交由內閣票擬,一份交由票擬檢詳官票擬,票擬過后,交由禁中批紅,待張閣老歸來之日,此臨時衙門立即廢除!”
……
申時行念完此策后,所有不知情的文武官員都傻眼了。
他們怎么都沒想到竟還有這一招!
為張居正保留內閣首輔之職,不僅是對張居正的榮寵,也是對新政改革方向的肯定。
有語道:人走茶涼。
但而今,張居正丁憂回鄉,小萬歷用一個新設的衙門將張居正的“茶”熱了起來。
官員們不得不承認:新設票擬司這個計策甚好。
可謂是一石三鳥之策。
解決了“內閣不可一日無首輔”的麻煩,為內閣減了負;增強了皇帝之權,然并未增加過多負擔,反而提供了更多選擇;張居正首輔之位保留,使得新政免遭破壞,如常進行。
這一刻。
一些期望著內閣巨變,更換首輔的官員不由得皺起眉頭。
他們沒想到竟可以不設新首輔。
如此。
意味著待張居正丁憂歸來,將能直接坐在首輔的位置上,并且在他丁憂期間,仍能以書信的方式對朝堂之事發號施令,遙控指揮。
當然,也有一些官員則是面露興奮。
票擬檢詳官,雖沒有閣臣之權,但卻能過一過票擬的癮,往昔都是執行人,而今便有可能成為決策(建議)者,且將有更大的概率入閣。
雖然只是個差遣,沒有俸祿,沒有職階,但官員們都想成為票擬檢詳官。
“眾卿,當下之策,可有異議?”
反對的官員們,臉色都如同便秘了一般,根本無言以對。
換一個新首輔,其作用價值遠遠小于這樣一個擁有多位“政事侍從官”的票擬司。
他們根本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再以私德攻擊張居正,稱為其保留首輔之位不合禮制,只會得到小萬歷的一頓臭罵。
沒準兒還會得到一頓足以致命的廷杖!
片刻后。
呂調陽大步走出,高聲道:“陛下,臣無異議!”
頓時,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拱手,高呼:“臣無異議!”
小萬歷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是他理想中的最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