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到來讓眾人都感到意外。
申時行的“不粘鍋”能力練得出神入化,自那道票擬后,基本就沒有發過聲。
他也有說不出的苦衷。
在沈念高調宣稱要與一眾“諛臣”在票擬司論辯后,翰林院的王家屏、王錫爵、趙用賢、王祖嫡等人都要跑來支持沈念。
這些人一去,翰林院將空一大半。
不僅導致館事無人做,還顯得他這個“掌翰林院事”的侍讀學士被架空了。
于是,申時行便攔住他們,自己作為代表,出現在了票擬司。
他雖遇事愛打太極,但還是顧大局,知輕重,愿意為翰林院做些犧牲的。
……
這時。
李太后寢宮,慈寧宮內。
李太后、小萬歷、馮保都黑著臉。
馮保知曉“戚繼光快要走到通政使司時看到沈念的奏疏又回去”后,簡直氣炸了!
他先用苦肉計,又說服戚繼光,還使得一些科道言官以他的想法言事。
層層布局,本以為將達成目的。
待戚繼光呈遞上妥協奏疏,小萬歷趁熱打鐵,宣布剝奪武清伯爵位,貶為庶民,此事就算過去了。
殷正茂與三法司的主官自有呂調陽與馬自強去說服。
哪曾想。
一向為小萬歷考慮,一向不沖動做事的沈念,竟寫了這樣一道將矛盾再次激化的奏疏。
真要讓這群人在票擬司論辯起來,有可能發生導致死人的群毆事件。
到那時,就更難以把控了!
這一刻,小萬歷面帶沮喪。
他也不怪沈念,他覺得沈念如此做是在踐行臣子本分,也符合沈念日講時向他講的內容。
但“大義滅親”這四個字切切實實地砸在他的腦袋上,他還是不想大義滅親。
此刻,已無人再為他出主意。
李太后陰沉著臉。
朝堂百官,除了張居正,她皆不忌憚,但此刻卻有些忌憚沈念。
因為沈念將一眾官員串聯了起來。
此刻,小萬歷不可能對這些人執行廷杖。
要真揍了這些人一頓,朝堂必然大亂。
李太后心里清楚。
朝堂沒了張居正,殷正茂、沈念等人皆是朝堂不可或缺做實事的官員。
李太后想了想,道:“將這些硬骨頭都召入文華殿,開一場閉門會議,咱們談談條件,若他們一絲都不妥協,我……我便向他們跪下!”
這一刻。
李太后眼含熱淚,感覺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她看向小萬歷,心中喃喃道:若陛下成年親政,我怎能被這些官員欺負到此等境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