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兼并者的反對與抵制,乃是全國丈田最難解決的問題。
誰要能解決了這個問題,那接下來的事情便都好辦了。
就在這時,馬自強突然站了出來。
“陛下,今年四百位新科進士已觀政近十個月,臣建議明年年初至少將三百人外放地方,擔任縣官,主理全國丈田之事,他們當下的熱情甚高!”
“好主意,如此,我們又減輕了全國丈田的一些阻力!”小萬歷滿意地說道。
這一刻。
一些官員已看出,小萬歷、王國光、馬自強三人明顯是商量好的。
此乃一個陽謀。
小萬歷先對全國丈田之事定調,要求不宜延后。
而后王國光提出對執行全國丈田優秀的官員進行特例擢升,提高官員們的積極性。
最后馬自強用“將三百名新科進士外放地方”之事,使得官員們產生危機感,他們若不積極,自有人會取代他們的位置。
這一招,就像牧羊人將一群羊趕在一條筆直的胡同里,前面只有一個出口,后面還有許多小羊在追趕,這群陷入胡同的羊,只能賣力朝前跑。
這一刻。
誰再敢提反對明年年初便施行全國丈田,那就是與朝廷對著干,就是與自己的仕途過不去。
“今日常朝就到這里吧,臨近年關,各個衙門較為清閑,朕希望諸位都認真想一想,即使是群策群議想出的,朕也有厚賞!”小萬歷說道。
“臣遵命!”群臣拱手。
……
片刻后。
常朝散去,官員們各回衙門,開始思索策略。
特例擢升的機會擺在每個人面前,接下來就看誰能抓住這個機會了。
……
入夜。
呂調陽宅邸,書房內。
正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的呂興周被呂調陽叫回了家。
“明年初,至少有三百名新科進士會被外放為縣官,你明日擬個文書,向申學士申請外放,且要求去未進行過丈田的偏遠之地擔任縣官!”
“啊?爹,孩兒是庶吉士啊!即使結業后不能留館,也能前往六部任職,完全不用離京啊!”
呂調陽微微撇嘴。
“庶吉士結業后,你留在京中有何用?在翰林院抄抄寫寫?你若能像沈子珩那樣,有擔當日講官的潛力,有為朝廷出謀劃策的潛力,有直言上諫、敢于為了真理而得罪任何官員的潛力,爹定然愿意讓你在京師呆著!”
“當下的你,無一絲成為宰輔的潛力,最宜前往窮苦之地鍛煉一番!”
“可是……可是……孩兒若被外放到偏遠之地,以后會不會就難有回京的機會了?”
依照往常慣例,被派往偏遠縣鄉任職的進士,都沒有什么前景,若無大功,大概率十余年都會在偏遠之地任職。
但這次卻不一樣。
全國丈田對所有新科進士而言都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只要有能耐,擢升的速度甚至不亞于留館。
呂調陽見呂興周面帶猶豫之色,緩了緩道:“兒啊,當下的一眾庶吉士,馮夢禎、湯顯祖等人鋒芒太盛,根本沒有你表現的機會,你也不如他們,你留在京師,很難有發光發熱的機會,不如外放歷練,沒準兒歷練歸來,脫胎換骨,也能擁有入閣的可能!”
“另外,你如此申請,也能讓朝堂百官看到我們父子一直都在響應朝廷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