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依照常例都在午門前提前站好了隊列。
許多官員看到沈念仍在隊列之中,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
當下。
民間滿是討論“沈家聚文堂”與“小閣老筆”的聲音,沈念理應呈遞奏疏,自請停職,然后在家中配合調查,等待結果。
而非繼續立于常朝之上。
這時。
數名科道言官都看向今日通政使司當值的左參議蔡珪。
蔡珪手中抱著的數冊奏疏,皆為稍后要進行宣讀的奏疏。
其中若無沈念自請停職之奏疏,稍后科道言官們便可繼續彈劾沈念。
蔡珪與眾言官目光相對,立即便知曉對方想要問詢什么。
當即搖了搖頭。
大明官員涉嫌觸犯法令,被官員彈劾。
若是六七品小官,事情也不大,可不用呈遞自請停職奏疏,自有所屬上官處理。
而像沈念這種從五品官,必須要呈遞自請停職奏疏,不然就是違背常例、貪戀官位。
除非。
他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或者小萬歷批閱奏疏駁回彈劾。
嘉靖年間,嚴嵩曾多次遭遇彈劾,嘉靖帝皆是在彈劾奏疏上批閱“朕自鑒之”駁回。
但這次。
小萬歷還未曾批閱禮科給事中林景和監察御史裴直呈遞的彈劾沈念的奏疏。
呂調陽、馬自強、殷正茂三人站在最官員最前方,已知沈念未曾呈遞自請停職的奏疏。
他們篤定,依照沈念的睿智,不可能違背常例,讓自己平白多一個罪過。
他不呈奏疏,參與常朝,只有一種可能:他能即刻證明沈家之清白。
三大閣臣都覺得此種可能有些不可思議。
當下。
沈家聚文堂在杭州府的壟斷之名已傳到京師,且被多名商人證實為真。
聚文堂的生意做得如此大,占據杭州府文墨行近一半的規模,便足以令沈念背上壟斷的罪名。
而能有此等壟斷,自然與沈念當下的地位難以分割開來。
此外。
售賣小閣老筆之事,幾乎可以確定的是,確實是沈家聚文堂內部人員所為。
這令沈家人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壟斷?
僭越?
依官勢而謀暴利?
總有一個罪名能扣在沈念的腦袋上。
……
片刻后,文武百官來到皇極門下,左右站立。
小萬歷坐于御座之上。
他看到沈念仍在隊列之中后,不由得皺起眉頭。
昨日,馮保向他匯稟,沈家聚文堂的生意占杭州府文墨行近乎一半規模的消息屬實,且利潤非常高。
小萬歷聽到此話,心中不由得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