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在常朝上拿出的賬冊內容和所言的“公示家中私財”之策,也被傳到京師民間。
民間抨擊沈念的聲音,瞬間被贊頌沈家人的聲音壓垮。
大多數情況下,民間言論就像一片沼澤中的蘆葦蕩,蘆葦花歪向哪個方向不取決于蘆葦的意志,而取決于這一天刮什么風。
沈念被罵過,也被夸過,早已習慣了這種時而天上、時而地下的感覺。
……
二月十三日,南京城。
“砰!”
張四維將手中的兩枚核桃摔在硬石地面上,核桃瞬間四分五裂。
發霉的核桃肉,碎成細渣,散落在地上。
他沒想到沈念直接就能拿出賬本,沒想到沈家竟能如此做生意。
沈家在錢塘人的口碑,張四維是非常清楚的。
此案很快就會告破,還沈念公道。
令張四維氣憤的不是不能令沈念停職,而是此事之后,沈念的官聲口碑將會更好,其票擬官的地位將更難以動搖。
是他將沈念朝著內閣的方向推了一把。
此外,當下的張王兩族雖然破敗,但張四維仍不敢如沈念那般公示家中私產。
他任閣臣時,沒少謀取私利,見不得光的事情非常多。
……
二月十五日。
小萬歷派遣英國公張溶、內閣次輔呂調陽捧著制敕冊寶,前往皇后府邸,宣讀立后詔書。
之后。
皇后王氏在一眾儀仗隊、樂隊、一眾內侍的簇擁中,從大明門入禁中,抵達皇后寢宮坤寧宮。
二月十六日。
小萬歷與皇后在坤寧宮東暖閣完成合巹禮,即成婚儀式。
此儀式成后,便意味著小萬歷已擁有了自己的皇后。
二月十七日,清晨。
小萬歷帶著皇后王氏覲見兩宮太后,行謝恩禮,然后將冊立中宮之事昭告天下。
二月十八日,午時。
李太后發布內廷還政懿旨,將內廷伺候小萬歷的職責交給了皇后王氏,并命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與內夫人(乾清宮宮女領班)覲見皇后王氏。
這意味著,日后小萬歷的衣食住行,都將由皇后王氏主管,內廷后宮也將由皇后王氏主管。
當然,這只是一個形式。
當下的內廷還是由李太后說了算。
就在京師文武百官都沉浸在小萬歷大婚與吃席的快樂之中時。
禮部郎中劉應麒的一道奏疏,直接使得整個朝堂都炸開了鍋。
劉英麒稱——
小萬歷登基六年,日講六年,年齡也來到了十六歲,并且順利完婚。
這六年來,小萬歷的學識、認知、獨立批閱奏疏的能力,指揮群臣的能力,皆已達到了可親政的標準。
曾經的嘉靖皇帝十五歲繼位便直接親政,而小萬歷已被輔政六年,而今大婚完成,理應親政。
“他懇請小萬歷立即親政!”
親政,意味著小萬歷將親自閱覽奏疏,意味著日講與經筵的次數將會大幅度減少,意味著內閣之權將會縮減,司禮監之權將會提升,還意味著皇權會迅速膨脹,一切將以小萬歷的意志來運行整個大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