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陛下當下的學識、批閱奏疏的理政能力,完全可以親政,只是當下的時機不對。”
“臣之緣由有三。”
“其一,陛下剛剛大婚,此時的主要任務是為大明皇家開枝散葉,而若親政,政務繁忙,臣恐怕陛下的身體吃不消!”
“其二,我朝當下之新政改革正處于去弊階段,一旦陛下親政,一些官員心不在政而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易引起黨爭,動搖新政之基。”
“其三,臣以為陛下新政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當下我朝處于去弊末期,待去弊完成,到了興國之時,陛下親政最佳。到那時,陛下大手一揮,數道新策宣告天下,我大明將正式邁入走向盛世階段,而今陛下親政,無策可依,對當下時政只能小修小補,難以彰顯陛下親政之威、之德!”
……
小萬歷對前兩個緣由不在意,但對第三個緣由卻尤為心動。
皇帝新政,必須要有一種新氣象,而目前,丈田全國剛剛施行。
小萬歷無策可依,讓親政看上去似乎與往昔并無太大區別。
他看向沈念。
“沈卿,何時能有興國之策?你是不是已經有想法了?”
沈念微微搖頭,道:“陛下,臣暫時沒有,但當我朝之新政由去弊變成興國之時,內閣與票擬司一定會擬定出一套興國之法,助陛下親政,開展一系列興國盛世之法。”
這一刻,小萬歷有些心動。
沈念沒有指責他能力不行,只是言此刻不是其親政的最好時機。
他聽出來了沈念心中隱藏的意義。
當下新政這個臺子是張居正搭起來的,人都是張居正選的,策都是張居正監督施行的,唯有張居正將戲唱完,小萬歷再登臺才比較好。
簡而言之——
小萬歷很優秀,但在大明興國之期親政比當下去弊之期親政,對大明江山更有利!
小萬歷的臉上漸漸露出笑容。
他能聽出,沈念是為他著想,是為大明的未來著想。
若小萬歷貿然親政,無法勝任,然后再交還張居正柄國,那丟人就丟大了!
沈念說完后,從袖口拿出一份奏疏,然后再次拱手。
“陛下,此乃臣附議陛下即刻親政的奏疏,臣懇請陛下拒絕百官所請!”
聽到此話,小萬歷直接樂了。
沈念反對他即刻親政,但仍呈遞奏疏附議。
乃是為了讓小萬歷在明日常朝上拒絕所有官員所請,彰顯小萬歷的優秀與大局觀。
沈念這番行為,是將里子和面子都考慮到了。
若沈念在明日常朝,文武百官面前說出此番話,小萬歷即使知曉有道理,也不會同意。
因為同意,將顯得自己非常愚蠢。
沈念做事,一直讓他心里非常舒坦,這是其他官員包括張居正都難以具有的能耐。
“沈卿,讓朕考慮考慮吧,明日常朝公布結果!”小萬歷調皮一笑,也想給沈念一個驚喜。
“臣遵命!”沈念當即退了出去。
……
午門外,夕陽完全落下,天色漸黑。
沈念大步向前,望著午門外,陸續放衙走出的官員,心中喃喃道:“陛下大婚,全國丈田,新一年,希望能掃除一切積弊,該是想辦法將張閣老請回來了,到那時,大明才能進入最佳改革狀態!”
此刻,沈念非常想念張居正。
票擬司根本不足以抵消張居正不在產生的負面影響。
有張居正在,很多缺陷都不會發生;有張居正在,沈念也不會如此疲累。
人人罵張居正柄國專權,卻不知他為大明扛著多重的擔子在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