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日,卯初,皇極門下,常朝朝會。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此刻,所有官員皆從通政使司當值官員口中得知:京師所有實職官員都已上奏請求小萬歷親政。
隊列中。
申時行看向沈念,心中感概道:心在天下還是不如心在陛下呀!
片刻。
通政使司當值官念罷其它奏疏后,最后向群臣宣告:百官皆上奏請求皇帝親政。
“臣等請求陛下親政!”百官拱手齊呼。
小萬歷挺起胸膛,看向下方。
“眾卿之意,朕已知曉,然朕認為,當下還未到朕親政之時。”
百官都安靜地聽著。
這種“謙虛辭讓”的套路,他們經歷過太多了。
一些“追求進步”的官員昨日一口氣連寫三封請求小萬歷親政的奏疏。
呈一封,留兩封。
因為他們篤定,小萬歷兩讓之后,必會同意百官請求,越早呈遞請求奏疏,越能在小萬歷面前討得存在感。
就在這時,小萬歷話鋒一轉。
“朕拒絕當下親政,絕非謙讓,更不是令眾卿繼續上奏請求,朕真心認為,當下親政不合時宜且影響新政改革!”
唰!
此話一下子使得百官都抬起頭來。
這樣說,顯然不是謙虛之辭。
小萬歷接著說道:“當下,全國丈田剛剛實施,考成法篩選出的官員正被朝廷重用,一切皆內閣之功,六部之功,眾卿之功!”
“朕此時親政,一些官員難免尋朕之喜好,將精力放在政事之外,博得一個特例擢升的機會。”
“另外,票擬司剛剛步入正軌,朕不想打破此平衡,至于朕何時親政,待朕準備好了,必然告知眾卿!”
“接下來,眾卿莫再談朕親政之事,咱們君臣齊力,在這兩年之內將新政貫徹徹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官員們都聽出了小萬歷的心思。
他沒有提元輔張居正。
但每句話里面都有張居正,都表達了對張居正的認可。
小萬歷認為當下張居正輔政搭建的新政改革框架已成,正是貫徹施行之時。
而他親政。
將會破壞當下新政改革的完整性與連貫性。
小萬歷并沒有言沈念所講的”陛下剛剛大婚,立即親政有礙于開枝散葉”。
他知曉,沈念這個理由,乃是讓他為李太后準備的。
這一刻。
呂調陽、馬自強、殷正茂三人突然覺得小萬歷已經長大了。
小萬歷心懷大局,是有抱負的。
在其眼里,當張居正呈遞奏疏懇請他親政之時,才是他該親政之時。
而當下,他貿然親政,權力過渡過于急促,換來的可能是內耗,是黨爭。
這一刻。
申時行看向沈念,面帶驚喜,心中喃喃道:還是子珩厲害啊!
這一刻。
沈念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這幾年,他盡心盡力教導小萬歷,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后者還是明白江山之穩固高于一切的。
“陛下圣明,臣等無異議!”群臣拱手高呼。
……
二月二十日。
小萬歷傳旨,冊封劉氏為昭妃、楊氏為宜妃、并舉行冊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