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準備努努力。
通過治河之事,讓有技術的匠戶得到士農工商的尊重,甚至令匠籍歸入民籍。
待他們能挺胸抬頭做人做事,能夠參加科舉,一些有天賦的河漕之工必然能夠創造出更多治河工具。
在沈念眼里。
他們比工部那群只會紙上談兵,按圖索驥、沒有一絲創造力的基層官員要強太多了。
……
稍后。
沈念交待中年門子無須向任何人匯稟他來過國子監后,便坐著馬車離開了。
中年門子不知沈念為何一直黑著臉,但對沈念的命令不敢有絲毫違逆。
而對這些匠人居住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中,中年門子覺得十分正常。
就像土麻雀就應搭窩在樹杈上,永遠不可能住在孔雀所在的西苑皇家園林中。
……
小半個時辰后。
沈念來到文華殿,將一百多名匠人居住在國子監后院空地的事情匯稟向小萬歷,并懇請小萬歷微服私訪,移駕國子監一觀。
“陛下,您還從未見過這些河工漕工,也未曾見過他們發明的治河器具,此乃視察民情的大好機會,也能使得您更了解河漕之事,臣懇請您去聽一聽運河河畔的故事!”
小萬歷獵奇心重,特別喜歡聽故事,當即看向馮保,道:“大伴,備衣,備車!”
馮保怎能聽不出沈念之舉,是為了讓小萬歷為那些匠人撐腰,為他們換一個居住之所,并使得文武百官、京師百姓尊重這些匠人。
“陛下,您乃是千金之軀,更換住所之事,您一道口諭,便能使得工部或國子監去做,當下出宮去看這些匠戶,是不是有些……”
馮保欲言又止。
他覺得小萬歷作為大明皇帝,不應該屈尊去看望一群身份卑微的匠戶。
畢竟。
朝堂文武百官,誰若能讓小萬歷親自探望,那都是祖墳冒青煙,莫大的榮耀。
“朕是去視察民情,此事關乎河漕,干系重大,朕必須要去了解情況!”小萬歷態度堅決。
馮保不敢再勸,當即便去準備了。
在小萬歷成親前,馮保還能稱先去匯稟李太后,聽一聽李太后的建議。
但當下李太后還政,非內廷之事,小萬歷便不必請示李太后。
馮保的準備效率非常高。
不多時。
小萬歷、馮保、沈念三人便坐上馬車出了禁中。
趕馬車的乃是上個月剛升官的錦衣衛千戶石青。
除了馬車前后有便衣錦衣衛外,從禁中到國子監的路途中也都有錦衣衛護衛。
此外,還有十余名錦衣衛已率先前往國子監。
數名錦衣衛將會隱藏在雜役小院中,充當匠人,以此來保護小萬歷的安全。
……
近黃昏。
小萬歷、沈念、馮保、石清四人出現在北邊側門。
此刻。
中年門子雙腿顫抖地站在門前,臉上滿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因為在門內站著一名便衣錦衣衛。
錦衣衛告訴他,有重要公事執行,讓其站在這里配合就行,不阻攔任何人進出,也不離開這個地方。
在中年門子眼里。
錦衣衛就是索命的黑白無常,碰上他們,一句話說不對,沒準兒就沒命了。
故而,嚇得渾身直哆嗦。
就在這時。
中年門子一抬頭,看到不遠處有四人走了過去。
他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