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氛圍,讓人感覺到似乎是:全民治河。
沈念非常喜歡這種氛圍。
往昔治河,皆是河漕上的事情,百姓絲毫不知,朝廷只要結果。
而這次朝廷拿出了態度,拿出了銀錢,并使得百姓對治河有了興趣。
日后治河,定然是全民監督。
如此,河漕之上將會減少許多面子工程與貪墨之事。
此乃百姓之福。
……
五月初十,五更天,安瀾大會前期展會正式開始。
棋盤街上,五百多個攤位立于兩側。
攤位之后。
匠人們身穿工部發放的匠人衣衫,監生們統一身穿灰白色長衫站在匠人的側后方。
攤位上方或后方。
有匠人們發明的治河器物,有河漕沙盤,有治河書籍,還有監生們撰寫的“說明書”。
小萬歷令光祿寺為匠人與監生們準備了米粥與肉餅,作為早餐。
處處都彰顯著朝廷對治河之事的重視,對這些治河匠人的尊重。
工部已提前貼好告示,號召全民思索治河之策,發明治河器具,有奇思妙想者,匯稟工部,將有重賞。
于是乎。
天剛剛亮,棋盤街的安瀾展會上便擠滿了百姓。
有獵奇的,有獻策的,有求知的,有為撰寫小報消息而來的,還有只為看匠人與監生之組合的……
人潮洶涌,甚是熱鬧。
在此等氛圍下,朝廷這次的治河之舉若還是雷聲大雨點小,那就丟大人了!
……
五月十二日,近午時。
新任河漕總督潘季馴終于來到了京師,他接到皇帝口諭,小萬歷下午就要見他。
而沈念也被安排為起居注官。
將在小萬歷召對潘季馴時,侍于一側,詳細記錄。
……
午后,文華殿內。
身穿一襲緋色官袍的潘季馴來到大殿內。
“臣潘季馴參見陛下!”潘季馴跪在地上行禮。
“潘卿,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小萬歷笑著說道。
此乃沈念第一次見潘季馴。
后者身材中等,膚色略黑,兩個眸子非常明亮。
潘季馴站起身,朝著小萬歷拱手道:“陛下,京師安瀾大會之情況,臣皆已知曉。朝廷如此重視此次治河,臣定當竭盡全力,使得大河安瀾,漕運通達!”
潘季馴說此話時,帶著一絲哽咽。
往昔治河,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一旦有洪澇災害,治河者還要第一個站出來受懲。
而這次。
朝廷將銀錢給足了,將人才找齊了,將治河匠人們的地位也提高了。
前期籌備如此到位。
潘季馴自然要傾盡全力將治河進行到底,將每一文錢都花到實處。
小萬歷滿意地點了點頭。
“潘卿,接下來安瀾大會如何進行,便是你的任務了。接下來,治河細則如何定,一百萬兩白銀如何花,需要制造什么樣的治河器具,需要多少個衙門的官員協同,朕與內閣六部都全力配合你!”
“如果一百萬兩不夠,只要有成果,盡管開口向朕要錢,朝廷會將此事當成目前的新政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