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天氣漸熱。
黃昏放衙時分。
沈念從翰林院走出,坐上阿吉駕著的馬車朝家中行去。
安瀾大會結束后,沈念便稍微清閑了一些。
不過,因全國丈田步入正軌,各個衙門的官員都比往昔要忙碌。
包括沈念在內。
當下的大明,官員忙碌乃是常態。
有躺平擺爛者,只要被發現,立即就會有人代替。
今年上半年已有上百名官員因丈田不力而被罷黜。
一些官員嘴上抱怨過于辛勞,做官不如經商好,但卻無一絲辭官的想法。
因為他們知曉,天下沒有比做官更好的職業。
……
沈念坐在馬車中,望了望窗外喧鬧的街道,朝著門簾外的阿吉問道:“阿吉,最近街頭可有什么趣事發生?”
近期的沈念,出了禁中便是翰林院,出了翰林院便是回家。
擺在案頭的民間小報都沒時間看,對民間的熱點趣聞,知之甚少。
但他又愛聽這些。
阿吉想了想,道:“趣事倒沒有,不過這兩日有人說,北邊可能要打仗了?”
“打仗?誰傳的?有何緣由?”
沈念面帶不解。
若北境有戰,率先知曉的應該是兵部、票擬司和內閣,而不是街頭百姓。
“不清楚是誰傳的,但據說是因全國丈田,北境生亂,故而韃靼人想趁此機會開戰搶掠,我今天都聽到好幾撥人討論此事了,分不清是真是假。”阿吉說道。
沈念想了想,道:“明早小報大概率會刊載此事,你在我上衙前,去街上將新出的小報都買回來。”
“是。”阿吉說道。
此類開戰的消息,無論是真是假,任由傳播,都會使得民間人心惶惶。
畢竟京師距離北境太近了。
朝廷查明情況后,理應在第一時間辟謠。
今日京師各個衙門都未曾傳播此事,大概率是因此事在今日才傳入京師,造成的影響還不是很大。
……
翌日,五更天。
沈念剛坐上馬車,阿吉便將數份小報遞了過去,并道:“少爺,最上面那張小報刊載有北境可能打仗的消息。”
沈念接過小報,將車窗打開,認真起來。
小報上面稱:
從北境入京的幾名商人得到小道消息:接下來的三個月內,韃靼多個部落都會在大明北境發起戰事,其中土蠻部落將會在一個月內,入侵遼東。
開戰的動機是:大明今年開啟全國丈田后,諸多豪強地主皆有反叛之心,他們欲攻入北境,掠奪資源并籠絡這些人,壯大自己的部落。
沈念看后,不由得眉頭皺起。
小報上的內容,描繪得有鼻子有眼,越看越讓人覺得是真的。
韃靼族內,分支部落甚多。
其中兵力最雄厚的俺答在隆慶年間接受和議,俺答汗被大明冊封為順義王,外加大明與其開市,俺答部落一直很老實,與大明和平相處。
但一些小部落就沒有這么老實了。
其中,最鬧騰的便是遼東附近的土蠻族。
遼東總兵李成梁這兩年傳回的戰事捷報,基本上收拾的都是土蠻族,俺答族甚至還會向李成梁提供一些土蠻族的情報。
土蠻族之所以不斷入侵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