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棘手的問題還是保障北境無戰,保障遼東即使沒有李成梁也沒有戰事。
如此,依照法令懲處李成梁便不會出現問題。
沈念不懼戰。
若韃靼真敢犯邊,他絕對支持朝廷傾盡國庫也要朝著死里揍對方。
但他不想戰,特別是不愿引戰。
因為打仗會死很多人,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當下不是打仗的最佳時機。
……
約一刻鐘后,辯論的聲音越來越小。
砰!砰!砰!
小萬歷朝著御案上拍了三下,高聲道:“都靜一靜吧,聽朕說!”
頓時,文華殿安靜了下來。
小萬歷緩了緩,說道:“先說元輔之父兼并田地之事,元輔之父已去世,外加元輔不知此事且已將稅賦補上,朕不予追究,大明所有兼并田地者若能這樣做,朕都可不予追究,此決定可擬旨告知地方!”
說罷,小萬歷環顧四周。
眾官員都不再發言。
此事屬于亡羊補牢,且即使嚴懲,也最多訓斥張居正兩句,讓其在民間的名聲臭一些而已。
張居正正在丁憂,小萬歷根本不舍得訓斥他。
“好,此事就這樣定了,不得再議!”
小萬歷緩了緩,接著道:“朕知當下朝廷對九邊將帥過于恩寵,常年以來皆是小錯小過不究,能打勝仗即可。然這樣做也并沒有錯,若遼東失守,朝廷近幾年靠新政攢下來的銀子全都將被充作軍費,甚至還不夠!”
“至于是否遣使前往北境鞏固與韃靼人的關系,朕也很糾結。誰能想出一道策略,在不損國體的情況下,保證北境無戰,如此,朕就能對李成梁之事不加寬恕,公事公辦,以此使得九邊將帥皆不敢以私忘公,不敢仰仗軍功而傲慢犯錯!”
此話一出,小萬歷將問題丟在了眾人的頭上。
唰!唰!唰!
這一刻,官員們都看向沈念。
他們覺得這種兩全其美的“奇策”,只有沈念能夠想得出來。
沈念感受到眾官員的目光后,直接低下了腦袋。
此刻,他心中無策。
即使有策,他也不愿說。
被百官經常這樣依賴,官員們將會逐漸失去思考國策的能力,沈念在眾人不斷的期盼中,將會越來越累,大概率英年早逝。
就在這時。
掌翰林院事、翰林侍講學士申時行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策!”
唰!
小萬歷與眾官員都看向申時行。
申時行挺起胸膛,高聲道:“陛下,遣使議和,有傷國體,然若遣使經商,便是揚我國威了!”
“當下,北方商貿正興。臣建議,朝廷可新置商貿使,入韃靼,與韃靼各部商討貿易互市合作之策,在邊境開設更多貿易關口。”
“主動與我們交好者,便增開市集,不斷挑釁我們者,則拒與其有貿易往來,遼東區域的土蠻人之所以不斷侵襲遼東,其主要目的就是想與我們互市。我們的茶葉、布匹、絲綢、瓷器、酒水、藥材都是他們眼中的寶貝。我們可通過此方式,孤立侵擾邊境的部落。”
“打仗,我們能贏,但是以損失大量人力物力為代價,但是經商,我們是那些韃靼人的祖宗,我們閉著眼睛都做不了賠本買賣!”
……
聽到此話,小萬歷與眾官員的眼睛都亮了。
這還真是一道良策。
大明完全擁有以貿易制裁與孤立韃靼各個部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