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時,翰林院。
修撰廳。
申時行與沈念出現在新任商貿使沈懋學的面前。
沈懋學今年剛滿四十歲,去年任職翰林修撰后,便開始入史館修史。
大約一刻鐘前。
他才聽到自己將擔任商貿使奔赴北境的消息,因書面調令還未曾送到他的手里,具體事宜不知。
現在的他,完全是一臉懵的狀態。
他見申時行與沈念到來,連忙站起拱手。
“申學士、沈侍講,下官服從朝廷安排,但……但下官對經商之道,一竅不通,擔心會誤了朝堂大事。”
申時行笑著道:“不會!生意自有下面的生意人去做,到時戶部會與你細說。之所以派你去,一方面是相信你不會被金錢權色腐化,另一方面是你一身才氣,可鎮韃靼!”
“此次赴邊,商貿使團的任務是以商貿控制韃靼各部,另外將草原上我們需要的貨物交易回來,說白了,我們既要和平,又要賺他們的錢!”
大明與韃靼人不可能成為朋友,乃是所有大明人的共識。
所謂的互市結盟,其實只是各取所需。
沈念補充道:“沈修撰,你的任務就是讓他們覺得我們是去布施,是去交朋友,是去帶他們走向富裕的!”
“下官明白!看似布施,實為賺錢;看似交友,實為控制分裂。既展現大國威嚴,又能興盛北境商貿,下官定不辱使命!”沈懋學躬身,鄭重拱手。
“對,對,就是如此!”
申時行高興得笑出一臉褶子,他就喜歡這類一點就透的下屬。
沈念也是一臉笑容。
沈懋學能成為狀元郎,能在科舉前便名滿天下,外加已到不惑之齡,不可能只是一個只有書生意氣的酸腐文人。
這類人,最能成大事。
……
在戶部籌備商貿使團出使的同時,小萬歷派遣都察院御史對遼東總兵李成梁進行全面調查,并強調絕不徇私,結果要公示天下。
與此同時。
小萬歷意外收到張居正的請罪奏疏,后者稱張家占田,罪加一等,其愿代父領罪。
不得不說。
張居正這番誠懇的態度在朝堂迎來了一波好感。
不推諉,不解釋,直接認罰,這是許多官員都做不到的。
小萬歷當即下達手諭,安慰張居正,并稱依照當下條例,張家已提前補繳賦稅,無任何過錯。
小萬歷此舉并無任何問題。
此事本就無法對張居正定罪,最多就是讓他在民間的名聲差勁一些,被許多兼并者當作由頭借口罵一罵而已。
……
這兩日。
沈念靠著起居注官的特殊身份,將近日之奏疏整理了一番。
他赫然發現。
舉薦張四維回京的官員幾乎都是張四維的門生故舊。
另外,京師流傳的一些不利于張居正的傳言,看上去也像有人刻意為之。
他越來越確定這一系列事件乃是張四維所策劃。
后者有這個心思,也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