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清晨,朝陽初升,暑氣蒸騰。
泰山腳下,一片蔥綠。
沈念、石青等人騎著從驛站新換的快馬,一路向北,朝著京師狂奔而去。
他邊走。
邊回憶著張居正返鄉丁憂后朝堂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從去年冬日的黑心棉衣、戚繼光告狀,到今年沈家被栽贓、寺田兼并、張四維起復未遂、北境戰亂謠言、內閣權力屢次被挑釁,再到當下小萬歷要從太倉庫添補私用錢。
若張居正在朝,有些事情可能不會發生,有些事情可能有更簡單高效的解決方式。
但因張居正離朝,小萬歷皇權膨脹;因張居正離朝,內閣閣臣權力式微,無法約束群臣。
導致各種問題出現。
沈念雖然屢次獻計解決問題。
但畢竟官職不高,只能見招拆招,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目前,大明朝堂存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一位能挑大梁者。
小萬歷經驗能力不足,沈念官位太低。
內閣三閣老本是被欽定的挑大梁者,然呂調陽多病、馬自強保守、殷正茂樹敵過多,皆難以勝任。
沈念思索著,如何才能令張居正提前歸朝。
張居正歸來,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沈念也將有精力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
八月初七,午后。
沈念一行急匆匆回到了京師。
路途中,沈念已將曲阜縣忠信社之案的結案奏疏撰寫完畢,接下來,此事交由石青匯稟,外加與三法司對接即可。
沈念簡單洗漱一番,換上官服,直奔禁中。
行至午門時。
沈念見到了帶著一眾戶部官員跪地抗議的殷正茂。
殷正茂與一眾戶部官員很聰明,因跪在午門中間太熱,他們選擇跪在靠近右掖門的陰涼處。
抗議歸抗議,但都不和自己的身體過不去。
更不會如戶科給事中石應岳那樣,選擇自殘而殞命。
殷正茂對外解釋為——
“為大明江山死諫者固然值得欽佩,但為大明江山而忍辱負重地活著,更值得傾佩!”
戶部此舉,讓小萬歷如鯁在喉,但他又不愿將事情鬧得太僵。
殷正茂看到沈念后,不由得甚是興奮。
沈念朝著殷正茂等人躬身拱手,然后大步朝著文華殿走去。
……
文華殿內。
小萬歷高坐于御座之上,一旁只有兩個他經常使喚的小宦官。
“臣沈念,參見陛下!”
“沈卿,無須多禮!”小萬歷看向沈念說道:“沈卿經過午門時應該也看到了,殷閣老與戶部的那些官員過于固執,朕命呂閣老、馬閣老勸說,仍舊無果。”
“現在,他們完全是將朕架在火上烤!朕下旨添補買辦銀、購馬銀、芻料銀,乃是為后宮考慮,為內廷安全考慮,實屬正常開支,他們……他們為博忠直之名,拿著祖宗舊制欺負朕,還有那個戶科給事中石應岳……他……欺朕年幼,將朕比作夏桀商紂……稱朕奢靡無度,視民膏如糞土……朕只是對他稍作懲戒,哪曾想他竟然以死毀朕之名……”
小萬歷見到沈念,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一口氣說了足足一刻多鐘,將自己的的委屈全都道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