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一臉平靜地聽完后,緩了緩,開口道:“陛下,如果張閣老在朝,將會如何處理此事?”
聽到此話,小萬歷不由得一愣。
張居正向來主張小萬歷儉約,內廷一年從太倉庫多拿二十七萬兩白銀,張居正也不一定會同意。
“元輔……元輔……可能也會考慮一番,但……但絕不會令朕難堪,讓朕下不了臺的!”小萬歷回答道。
在小萬歷眼里,張居正雖然對他嚴厲,但很多事情還是為他著想的。
沈念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依照我對張閣老的了解,陛下大婚后,欲添買辦銀,用于后宮。添購馬銀、芻料銀,用于保障內廷安全,合情合理,并不算違背祖制或奢侈無度!”
聽到此話,小萬歷的臉上漸漸露出笑容。
他就愛聽這類話語。
“然而每年二十七萬兩白銀的定額對太倉庫而言,有些過多。張閣老應該會建議,一年增十萬兩買辦銀較為妥當,若日后太倉庫存銀大增或后宮有皇子誕生,可以再增,然若遇荒年,陛下應率先停買辦銀,提倡國事大于皇家私事,亦防太倉禪竭!”
“至于那七萬兩購馬銀、芻料銀,張閣老應該會主張不走內庫,由京營供給!”
“而對待戶科給事中石應岳,張閣老會建議陛下對其厚葬,對其家人進行撫恤,畢竟死者為大。然后告誡百官,日后不可效仿此人上諫之行徑。”
說完這些后。
沈念朝著小萬歷拱手道:“若張閣老如此安排,陛下能否同意?”
沈念這番話,直接將二十七萬兩白銀的預算變成了十萬兩,且若逢災年與戰事之年,這十萬兩也會取消。
至于那七萬兩購馬銀、芻料銀,一旦不經內庫,由京營供給,可能兩萬兩銀都花不了,且防止了內廷宦官做大。
這點兒,小萬歷自然知其中深意。
小萬歷猶豫了一下。
“若如此,朕……朕無異議!”
小萬歷其實非常聰明,知曉自己其實不太占理,外加石應岳的死與殷正茂等戶部官員在午門跪地反抗,使得他君威大損。
若能如此解決,能保住他的君威,又能多得十萬兩銀,并且日后還有增加的可能。
他也知見好就好。
小萬歷又道:“但是……但是當下元輔并不在朝,恐怕呂閣老、馬閣老提出此主張,那些戶部的官員和一些言官不會同意!”
當下,呂調陽與馬自強的威望太低。
莫說殷正茂不聽二人命令,票擬司的票擬檢詳官們對二人也有諸多不滿。
就比如殷正茂帶著戶部官員跪地反抗之事。
若是張居正在朝,斷斷不可能讓這些人在午門前跪這么久,然而呂、馬兩大閣老卻是無能為力。
“呂閣老與馬閣老確實不能號令百官,但張閣老卻行。”
“陛下,自張閣老返家丁憂后,朝堂、邊境、新政皆頻繁出現問題,今年上半年的官員考成成績遠遜于去年,臣懇請陛下與殷閣老共演一場戲,令張閣老奪情歸朝!”
“令元輔歸朝?”
小萬歷雖然覺得張居正不在朝,他更加自由,但也能看出,張居正不在后,朝廷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他還是被欺負的那個,且更累了一些。
票擬司雖然能彌補一些,但畢竟無張居正的權威,而本來看上去很有能力的呂調陽與馬自強,在內閣無張居正后,優柔寡斷與保守的缺陷一下子就顯露了出來。
從大局考慮,他覺得張居正應該歸朝。
“朕也想讓元輔速速歸朝,沈卿速講!”小萬歷變得興奮起來。
當即。
沈念便將在路上謀劃出的策略,全都匯稟給了小萬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