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沈念、王錫爵、申時行都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張居正奪情歸朝,已成定局。
……
當日午后。
翰林院便擬好了張居正奪情起復的奏疏,在小萬歷閱覽蓋章后,官員們紛紛附議署名。
同時。
內閣三閣老與戶部諸官皆被解禁恢復原職,馮保從太倉庫拿出的二十七萬兩銀也暫時封禁在內庫中。
此事暫時凍結,一切待張居正歸來后再處理。
另外,小萬歷為了能保證張居正安心返京,特命司禮監太監魏朝,護張居正正母、一品夫人趙氏來京就養。
當日晚。
奪情起復的奏疏便使用八百里加急,朝著荊州江陵奔去。
……
翌日一大早。
錦衣衛千戶石青與司禮監太監魏朝兩支隊伍,幾乎同時出發,一支隊伍接張居正,一支隊伍接張居正的母親趙氏。
石青已經計算好了從江陵到京師兩千余里水路與陸路的比例,以保障張居正能夠迅速又舒服地來到京師。
而其母趙氏,因年齡較大,自然是以舒適為主,路途中會走得慢一些。
……
很快。
張居正即將起復歸朝之事便傳到了民間街頭。
有贊成者也有抨擊者。
但凡是知曉國情新政者,都知當下的大明朝堂離不開張居正,就像人類離不開陽光、食物和水。
……
又一日,入夜。
正陽門東,三官廟旁的一處茶館包間內。
呂調陽與馬自強相對而坐,正在不緊不慢地喝著茶。
張居正奪情起復,二人無異是最高興的,因為他們終于能夠卸下肩上的擔子了。
二人非常有自知之明。
知曉當下能將兩京十三省扛于肩上者,只有張居正。
呂調陽從萬歷三年春就開始請辭致仕,其心早已不在朝堂,馬自強則是今年身體突然惡化,做事有心無力。
二人皆知,待張居正歸朝,二人就能致仕了。
呂調陽看向馬自強,道:“老馬,王錫爵彈劾咱們,我不覺得意外,但申時行至少算得上咱們半個學生,外加他的性格,如此彈劾我們,有些不真,你說有沒有可能……”
呂調陽見馬自強面帶笑容,不由得道:“你……你都猜出來了?”
馬自強輕捋胡須。
“陛下給子珩寫了密信,養實也給子珩寫了密信,子珩回京后,此事立馬就有了發展,顯然是子珩之計嘛!”
“哈哈……這小子,有魄力,有膽略,讓咱們二人也輕松了!”呂調陽說道。
馬自強點了點頭,道:“未來,能撐起大明大半邊天的定然是他,沒準兒,真能創造前所未有之盛世,可惜,你我二人估計難以看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