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都過去了,都過去了!”沈念安慰道。
“來,來,來,咱們小酌一杯!”呂調陽熱情地招呼道,他對沈念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對他比對自己的親兒子都要親。
隨即,二人便開始閑聊起來。
約半個時辰后,沈念站起身來。
呂調陽拉著沈念的手,最后交待道:“子珩,高處不勝寒,你鋒芒外露,樹敵無數,以后很有可能被一些官員針對,你記住老夫一句話:大明只有一個柄國權臣張太岳,你不能成為第二個張太岳,待陛下親政,你要隱藏鋒芒,向皇權徹底低頭,方能自保,方能善終。”
“學生受教了!”
沈念知曉呂調陽是為了他好。
但以后他的仕途如何發展,他還是遵從本心,將天下百姓放在第一位,不然他就白白重活一世了。
……
隨后,沈念又來到了馬自強的府邸。
相對于呂調陽,沈念與馬自強的關系更好,在入翰林院之后,馬自強一直都是他最有力的靠山。
當下,馬自強身體有疾,不能喝酒,便與沈念在茶室喝茶。
二人相聊甚歡。
最后,馬自強忍不住還是拿出一瓶酒,與沈念共飲起來。
二人喝罷一瓶酒后,馬自強的告誡之語幾乎與呂調陽相似。
他們都是從嘉靖朝走過來的,非常明白皇權與臣權的爭奪,一旦小萬歷親政,朝堂可能就會變成另外一副局面。
外加自古以來的新政改革之臣,難有善終者。即使善終,也是名聲被污,無人為其申辯。
故而,他勸誡沈念要早作準備,免得最后落個悲慘的下場。
“學生明白!”沈念頻頻點頭。
接下來,沈念便算進入了朝堂高層,日后做事,自然是要走一步而思三步。
二人暢聊到深夜,沈念方才離去。
……
翌日,五更天,崇文門外。
馮保代表小萬歷,張居正率領文武百官齊送呂調陽與馬自強。
這就是閣臣的排面。
即使他們致仕,地方官員見到他們也要躬身拱手,尊敬地喊一聲:閣老!
眾人寒暄數句后,呂調陽與馬自強便踏上了返鄉之路。
很多年齡五十歲以上的官員都非常羨慕二人。
此乃榮退。
青史留名,已是必然。
返鄉之后,吃喝不愁,有體力者,再納兩個小妾,無體力者,發展一些其他愛好,吃喝玩樂,安享晚年,甚是快哉!
……
九月最后一日,張居正的母親趙氏被接到了京師。
小萬歷與兩宮太后都分別對其進行厚賞,并命太醫為其診脈,且開具了一些養補身體的方子。
他們都希望趙氏能夠長命百歲,以此來保障大明朝堂不再有亂象發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