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三不畏,即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畏。
這類主張放到現在,也是不被士大夫官員們所能容忍接受的。
沈念接著道:“遷祖陵、遷泗州之民,一勞永逸,日后再無此類憂患;若不遷,治河阻礙仍在,泗州可能年年水災。我一直相信人定勝天,我們若是為天下百姓,為黃河安瀾做此事,老天怎會降下天譴,新政,不就是做往昔而不能為的事情嗎?我覺得我們應該大膽一些!”
這時。
殷正茂突然開口道:“我覺得子珩所言,甚是正確,水患為實,忌諱為虛,將祖陵遷至一方更好的吉壤,一定會保佑大明更加興盛!”
張居正猶豫了片刻,看向沈念:“具體要如何做,我想聽一聽。”
沈念能如此說,自然已經想好了如何操作執行。
“接下來,張閣老與我說服陛下,殷閣老、呂閣老與李部堂去尋欽天監監正楊宏亮,讓他準備遷陵的說辭,然后為陛下先祖再尋吉壤,只要我們說服了陛下,陛下就能說服兩宮太后。陛下同意,兩宮太后同意,欽天監又建議遷陵,誰還敢反對?”沈念一臉自信地說道。
“當然,此事的關鍵,還在于欽天監能否制造一個不可辯駁的天意。”沈念補充道。
申時行微微撇嘴。
“子珩,當下這個欽天監監正楊宏亮水平不行,上次預測日食,偏差竟然差了半日之久(多于一刻便是失誤),實為庸才,然此類官職又是世襲,別人干不來,我們不能將關鍵之事放在他身上啊!”
殷正茂咧嘴一笑。
“汝默,你糊涂啊!子珩讓我們尋他,不是聽他判斷能不能遷陵,而是讓他必須找到遷陵而又不影響皇家龍氣的說辭,他若實在找不出來,我們來編!”
“啊?這樣也行?”申時行一臉驚詫,一旁的李幼孜也沒想到能夠這樣做。
而張居正則是輕捋胡須,微微一笑。
這樣的事情,內閣不是第一次干了,正如沈念所言,有些天意其實是人言,有些上天的警告,全是人編撰出來的。
這個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許多看似真實的事情其實全是假事。
……
半個時辰后。
五人兵分兩路,分別前往了文華殿與欽天監。
張居正與沈念向小萬歷匯稟,自然不會有一句虛言。
小萬歷不喜歡被騙,喜歡群臣都將他當做自己人的感覺。
不多時。
張居正與沈念便在小萬歷、馮保面前,將今日下午商討的所有情況匯稟給了小萬歷。
二人建議小萬歷先派遣欽天監查看祖陵,然后依據地情天象匯稟要不要移明祖陵,待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再尋遷陵之處。
小萬歷聽完后,面露難色,上頜的牙齒咬著小嘴唇。
他思索片刻后,道:“移祖陵,朕從未想過,能不能只移泗州之民而不移祖陵?”
小萬歷說完后,自顧自地搖了搖頭。
若移走了泗州之民而未曾移祖陵,一旦大水淹了祖陵,那就顯得小萬歷更加不孝了,知道救百姓卻讓自家祖宗在水里泡著。
沈念見小萬歷猶豫不決,道:“陛下,此事若成,治河再無阻礙,也能讓天下人看到朝廷治河的決心,日后,黃河安瀾,漕運暢達,祖宗們在天有靈,必然會保佑陛下,一些方士所言的龍氣泄露,不過是失敗者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自古明君皆不懼之!”
沈念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小萬歷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