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萬歷抬頭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挺起胸膛,道:“遷陵,是為避水患,是為河漕順達,是為國泰民安,走向盛世,祖宗在天有靈,不但不會怪罪陛下,還一定會保佑陛下!”
此話無疑讓小萬歷服下了一顆定心丸。
“好,那便依照元輔與沈卿之言去做,待欽天監出文之后,朕會說服兩宮太后!”小萬歷非常認真地說道。
兩宮太后信奉因果。
她們可能不相信張居正與沈念的遷陵理由,但若欽天監論斷后,認定遷陵是福,她們便不會反對。
沈念離開文華殿中,心中甚是高興。
此事比他想象中要順利的多。
張居正非泥古信天命之人,他看似主張遵循祖制,其實心中的主張,與王安石并無太大區別,只不過擅于偽裝罷了。
……
而此刻,欽天監內。
殷正茂、申時行與李幼孜三人面色陰沉地坐在一處茶室中,一言不發。
欽天監監正楊宏亮笑意盈盈,不知該如何招待三人。
欽天監是個喜靜的衙門,與各個衙門的交集又少。
平時少有官員來此。
而今,兩位閣臣、一位工部尚書,黑著臉坐在這里,讓楊宏亮心里有些發怵。
三人似乎是來找茬的。
殷正茂喝了兩口茶后,說道:“楊監正,將負責帝陵風水勘定,能測定龍脈吉穴的欽天監官叫過來。”
“下官最擅于帝陵選址!”楊宏亮拱手道。
曾經,因欽天監乃是皇權神化的維護者,監內官都甚是傲慢。
但因近兩年兩次都算錯日食月食,導致很多官員對他們不滿,他們待人接物也變得客氣起來。
殷正茂撇了楊宏亮一眼,繼續道:“近日,朝野都在議論因治水而祖陵可能被淹之事,內閣有意稟報陛下,令欽天監查探一番,日后祖陵是否有沉水危機,遷陵是否可行,以及是否能找到更適宜祖陵的吉壤。”
“遷陵?”
楊宏亮大感意外,依照他所學所知,但凡遷陵,皆不應提倡。
申時行開口道:“楊監正,你好好想一想,若再解釋天意有誤,那朝廷可能就不得不將你們楊家人全換掉了?當下,圣意很重要!”
申時行故意將后面幾個字咬得非常重,意思也很明顯:聽天意,不如聽圣意。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待陛下的御旨下來,下官一定盡心做好此事,一定讓陛下滿意!”楊宏亮說道。
他將滿意二字咬得非常重,來表明會順圣意解釋天意。
接下來,他的難度就在于如何引經據典,自圓其說了。
殷正茂、申時行、李幼孜三人不由得相視一笑,順利程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有些事情,看似很難,其實并不復雜。</p>